水风散人 发表于 2007-12-29 22:15

[原创]《周易古筮考》卦解(一例)

3. 晉敗楚鄢陵筮得複
成公十六年。晉楚遇于鄢陵。晉侯筮之。史曰。吉。其卦遇複。曰。南國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國蹙王傷。不敗何待。公從之。及戰。呂奇射其王。中目。楚師敗。

          地雷复                
       ▅▅ ▅▅      
       ▅▅ ▅▅      
       ▅▅ ▅▅    
       ▅▅ ▅▅      
        ▅▅ ▅▅      
       ▅▅▅▅▅  


晋国和楚国军队在鄢陵这个地方准备开战,晋侯筮了一卦。史官解释说:“卦遇复,有这样的经验说辞(或当时的卦辞),即‘南國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国家有难,元首受伤,不都预示着对方战败么!”这里史官主要运用了当时所掌握的复卦卦辞来解释。

我们先来看看复卦怎么会有“南国蹙”这个象义的。

复卦有一阳初升的象义,象徵冬去春又来,温暖重新回复的意思。初上的一阳爻,好比是太阳的位置,对于内卦而言是万物复苏的征兆。对于外卦而言只能遥望内位的春景,而自身并未有实质的改变。这是因为一阳居内与两阴爻构成了震卦,内位萌动、震发之象使然。外卦位则还是三阴成坤,坤者阴暗之象,也就是说太阳还未照临到外卦位上。如此相比内外位各自的状况,则可得出内喜而外忧的象义。

一阳始生,五爻尚暗,还说明阳气非常薄弱,阴气非常厚实。古人认为,日居于南方,南方也为阳之所,现在阳甚弱,说明问题出在南方,从而得出“南国蹙”的象义。

那么阳弱的问题对应到南方的人文地理上会出现怎样的具体表症呢?

古人认为反映到人事上会出现“射其元王。中厥目”的事件。为什么是射其元王呢?我认为是坤卦的缘故,三阴成坤,见众阴而不见其阳,是群阴无首之象,由此可以引申出“元王”阳弱而不现的象义。

“射”者,是由内外卦象义的巨大反差关系引出。如震为动、为发,象一棵迅猛生发的树木,直朝着南方伸张。古人认为树木生长的状况好比是发射出来的箭,犹如对方(内卦位)朝着南方射出来一支箭,一定时间过后,就会射到南方的位置上。而在南方的位置上正好反映出无首之象,所以这支箭很显然是射中了南方的阳,从而造成群阴无首的局面。这个阳,就是南方的元王。

“中厥目”者,是取义阳中之阳受损的意思。阳弱见坤象,所以伤的是元王。元王(阳)见坤象,伤的是眼睛。因为日为离,离又为目(这里也可以佐证出那个时候应该有离为日、为目这些象义了),故尔有“中厥目”之辞。

晉楚鄢陵之战发生在夏六月,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内卦位的一阳已经射移到南方位(阳旺之时),外卦位阳旺之时而不当阳,是谓咎。

【水风散人按:在释象时,之所以用更多的阴阳之理来解释,主要是因为阴阳之理贯穿了易学三维时空里象的本质。因为任何一个多维结构,其内在的基本单位就是阴阳结构。运用阴阳之理,可以对多维结构的局部展开非常简单、浅显的易学分析。而这种方法论更多地被当时的人们所熟用,要追溯这种思想和其产物,就必须要求我们应用更多的简单思维(阴阳观念)观来分析卦象,而不是用后人发展出来的一些复杂方法论来另起炉灶。因此本文对于初学者来说,会非常容易理解易学的本质和其内涵,为今后运用及认识易学的复杂方法论,打下一个绝对OK的基础。此文也是特为新手学易难而作!】

花开叶散 发表于 2008-3-12 20:53

:paishou:

刘涛 发表于 2008-3-17 00:30

: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周易古筮考》卦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