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风散人 发表于 2008-4-27 21:33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古人很早就已掌握的一套用以认识自然现象、了解万物变化的方法论。在上古时代,人们通过长期的对自然世界现象的观察、感悟,认识到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具有相互作用、对立与依存的关系,进而抽象出具有普适性规律的“阴”、“阳”两性概念。如:天地、日月、昼夜、水火、刚柔、上下、动静、男女、内外……无不构成关联意义上对立、互存的相对之统一体。【内经】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一针见血地指出,阴阳作为宇宙间最基本的物学法则是勿用置疑的。

以天象来说,日月之升降、昼夜之交替、冷暖之推移,一如“阴阳往复,寒暑彰其兆。”【管子】曰:“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长短,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可谓理解之深刻也。
阴阳观念的产生究竟起源于何时何代,从严格的学术史意义上讲已很难考证。如果一定要追溯形成这种思维的源泉,恐怕要深入到原始社会时期上古先民的生活当中了。从一些考古资料来看,新石器时代的(距今4500至6400年)大汶口文化及良诸文化中已经可见相当成熟的“两仪”概念(见图3-1-1),这些都可以说是以后形成“阴阳学说”的基础概念。
现在看来,传统的阴阳学说应该形成于殷商之际,至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完全体系化了。如【易传】“观变阴阳而立卦”、《黄帝内经》里“阴阳者,天地之道”等等,说明在【三易】前昔,人们已经灵活地运用阴阳思维来分析、处理问题。由于阴阳学说先天性的显而易见的普适机理和容易理解的特点,使人们很容易就被这种辨证法则潜移默化,以至于阴阳的思维观牢牢根置于寻常生活之中,并衍射到当时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的领域,甚至达到了“日用而不知”的地步。如【系辞】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简单一句话,就包含了“仰”与“俯”、“天”与“地”两对阴阳的载体。这种阴阳对偶的语法在中国古代经典中俯首皆是,足见其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之深、之至。
阴与阳的最初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古人则用此泛指自然界中物象间对立双方,统一的关联性变化。从表象上看,尽管这个花花世界仪态纷呈,物质之间千差万别,但始终存在着一定的不易之规律。阴阳的这种变化性质,无疑是宇宙物象最基本的运动和变化方式。在一维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象”、“数”、“理”、“性”,都本着正态或负态的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从而产生所谓的阴阳互推、刚柔相济的法则,形成客观上的事物统一性规律。由于它是宇宙间最基础、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因此也是最容易被发现、掌握和运用的。上古智者显然深刻地感悟到了这一点,在不断求知、总结当中,逐渐形成了以阴阳的变化之理来阐解事物运动规律的一套学说,俗称“阴阳学说”。
不仅如此,古人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陆续专研出“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等更为先进的物学方法论。在这里面,其中一支根据阴阳衍生至八卦理论创作了【三易】的基本框架,并在宋代《先天易》的推动下形成《易学》的核心理论;另外一支则完全融入到古《易学》的占卜体系中,逐渐形成以后的“太极阴阳学说。”如汉代以孟喜、京房、五鹿充宗、段嘉四家为首推陈出新,力主“阴阳灾变说”而风靡当时,也为阴阳学说最终滥觞古代社会埋下了伏笔。
图3-1-2
古太极图



在阴阳学说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太极生阴阳”(见图3-1-2)。 阴阳两性之所以产生对立、互存的关系,是建立在太极这个主体上才能构成一维意义的两极功能态性质。在自然世界中,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阴阳这种一维形式进行划分。但作为一对相互作用的载体(同属一个太极意义),必须要针对关联的一对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来划分与认识,这样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一个统一体中分离的两个对立面,就无法用阴阳属性去衡量两者的作用关系。因此不成立的阴阳关系,是不能解析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的。
《易学》里也很明确地指出,阴和阳是共同作用于太极这个载体的基本原则性。【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对太极阴阳概念的注解。关于“两仪”,历代以来众识不一。或曰阴阳、或曰天地、或曰奇偶、或曰刚柔、或曰玄黄、或曰乾坤、或曰春秋、或曰经文之上下篇,等等。虽各有所指,但其内在的一维架构是一致的,即一定意义的两方面都是建立在物象特定性质的一个本体上展开对立作用的拆分(一分为二)。
太极一旦发动,产生极性相反相成,正、负对持的两极功能态。这种一维宇宙的物态形式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在中医圣典【黄帝内经】中一览太极背景下两仪的拆分、变动之意义范例。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如以世界的直观形象为太极,则天与地构成阴阳;如以天象的动态特征为太极,则日与月各主阴阳。阴阳以一定的速率作相错的周期运动,形成客观的规律。【内经】取这种无处不在的大道模式来解释阴阳的属性,可谓一针见血、明白易见。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以人体为太极,则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以人体方位为太极,则背为阳,胸腹为阴;以人体器官功能为太极,则腑为阳,脏为阴。不同的太极,针对不同的阴阳而言。以一定规律的体位、体表特征,诠释一分为二之大法。
“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多孰少。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通过年周期春夏秋冬的冷暖变化,阐解太极中的阴与阳你进我退,你消我长的运动规律。
这些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总结,尤其是对自然界大道模式的深刻体会,不仅使古人注意到阴阳必须本于太极的辨证性,还将一维宇宙的万事万物正态与负态属性的区分原则抽象、归纳出来。如在《易学》范畴中,凡是上升的、活动的、明亮的、外向的、刚健的、暖热的、开放的、高大的……都属于正态的,即属于阳性的;凡是下降的、静止的、暗晦的、内向的、柔顺的、寒冷的、闭守的、低小的……都属负态,也就是阴性的。从而确立了以最基本的阴阳变化规律,去认识自然世界的一维宇宙观。
一维宇宙的阴阳变化规律不只局限在自身的时空形式,它还贯穿了所有多维宇宙的基本变化规律。无论是以后的二维宇宙,还是三维宇宙,都是在阴阳变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庄子·天下篇】曰:“《易》以道阴阳。”作为人类最早出现的物学方法论,其最成功之处便是精明地抓住了宇宙一维基础时空的阴阳变化规律,并以此为根本之道拓展为传奇式的万法之学。正如朱熹之言:“天地之间,无往而非阴阳。一动一静,一语一默皆是阴阳之理。”
现代科学对传统阴阳学说的评介也是赞叹有嘉,如李约瑟博士认为:“现代科学所探讨出的世界结构的某些部分,已见诸阴阳学家的思考中”,并把阴阳学说与现代遗传学、胚胎学、化学、物理学联系起来,认为这些学科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阴阳学说。量子力学的代表人物玻尔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阴阳互根互补思想与微观世界的波粒互补有着高度的一致,尤其是传统的《阴阳双鱼太极图》完全可以诠释量子学中的波粒两重性。这些,都在某中程度上体现了传统阴阳学说不容忽视的内在价值。
当然,传统阴阳学说用现代科学观看并不完美,这也是其最终不能上升为科学层面予以探讨的根本原因。我归为以下三点:
1.
阴阳学说在理论的完善性和正确性上存在较大的漏洞,如太极生阴阳的片面认识等等;
2.
传统的阴阳学说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尘垢着许多的糟粕,精髓有时也变成垃圾;
3.
传统阴阳学说因受各个时代的局限,在表述上较显凌乱和古典,不能简单的与现代科学挂钩。
限于此,我们有必要以现代科学观重新去认识传统的阴阳学说,甚至在必要的时候重新去构筑适应现代《易学》研究的阴阳发生模式,而不要死抱着“阴阳”这个古董不放,只有用科学的思辨去研究传统,才能挖掘出具有现实意义的阴阳之理。你看看《易学》到了二十一世纪还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你看看现在的所谓《易学》都在之乎者也些什么……说到底,我们还在老祖宗设下的套里忽悠。除了继存还是继存,继存到大家都在那个圈里绕而以为到了尽头。人类的蒙昧不化,不幸全都发生在了《易学》的身上。这或许是阴阳概念从产生的那一刻就显得太杰出、太超前,而显现不出历代的智慧与努力。或许经过那段迷茫的日子之后,人们才能拔开《易》之迷障而终有云开雾散的雯晴吧。

花开叶散 发表于 2008-4-28 03:33

:paishou: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阴阳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