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数码时空预测学[网载]
概论什么是《五行数码时空》?
概括地说就是以东方易学体系中的“阴阳五行论”,“天人合一论”等易学观点为核心;以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纪历系统为时空结构的基本架构,通过量化程序形成的一套“数码预测与策划模式”。(以下简称WSS模式)
为什么说这套模式可以进行预测?
欲说明这个问题,请看下面图示的几点解释
一
1 宇宙万像——
指的是宇宙巨系统中的万事万物,大到宇宙天体运行,小到物质的粒子结构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关联。
2 像——
有实像(可见)与虚像(不可见)之分,她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反映。
3 象——
是人们从宇宙诸多事物的“像”中依其自身的本质属性而进一步抽象出来的“概念”。例如“人”这个概念,从东方易学的角度看也可是一种“象”,她是从众多具体的人“像”中依其所共有的属性,诸如“自觉的思维能力与意识活动”,“能通过劳动制造工具,改变客观环境”等特征而抽象出来的“象”。
由于客观事物是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任何表征事物的概念都具有时限性,换句话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意义,“象”也是如此。例如《易经》中的“震”卦,在古时它含有雷电的意义,而今日则又包含着“火炮”“爆炸”等含义。
4 量——
是指客观事物在变化中所占有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凡存在着的都一定存在于数量之中,凡存在于数量之中的,一定能测量出来”(桑代克)
5 数——
是人们在选定了一定的时空坐标系统与度量单位后,对相关的量进行度量后所得的值,称为“数”。由于所设的坐标系统与度量单位的不同,同一的量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数值。譬如有一“堆”粮食,如果我们以公斤为单位去度量,假定得到500公斤,那么“500”这个数就是对那“堆”粮食的数值表征。如果以“吨”作单位,那么同是这堆粮食,度量所得的数值就变成0.5了。所以“数”的相对性为我们对易学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量化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方便途径。
“数”的功能是用来界定事物变化程度的。有了明确的“数”,就可以显示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方面
6 理——
即所谓规律,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以某种规律而运行的。譬如天体运动是依万有引力的规律在运行,特别对于运动着的天体而言,引力表现为向心力,为能平衡这个向心力,物体必然围绕引力核心进行圆周运动而产生离心力。这是大自然的根本法则,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从宏观上看,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太阳则带领八大行星对比其更高一层次的核心天体作圆周运动,再从微观上看,小到分子中的原子,电子也在围绕原子核作绕心运动,可见,绕心运动是宇宙万象的一个基本规律。而此规律的核心就是平衡,这就是说宇宙万象的一切运动都是维持平衡的运动,在宇宙万象中没有没有平衡的运动,也没有没有运动的平衡。所以和谐与平衡很自然的滲透贯穿在整个易学系统理论中。
二
象与数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属性,是孪生而不可分离的。象与数从不同侧面反应出“理”,换句话说,抽象的”理”,必须通过象与数的关联才能完整地反映出来。这也是五行数码时空模式所赖以建立的基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来讲总是通过概念来思维,实际上也就是通过各种“象”来思维的,同时也通过“数”来比较,界定,区别各种量的差别。
因此可以说,易学中的象与数早已被百姓生活所日用而不知。
由此人们通常所说的预测当然也运用象与数来进行的了。
《现代分形几何学》和《混沌理论》的基础部分和我们东方易学的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系统已经基本上取得一致的结论。也就是说,阴阳实际上就是分形几何学中的一种基本分形单位。用阴阳八卦系统描写宇宙,用阴阳五行作为基本型描写宇宙,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现代的数理基础。
三
说到“预测”,就目前来看不外两大类,其一,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统计预测》,这种预测方法是建立在对预测事件的发生进行了大量统计工作后,来从概率上进行估计。实际上这是建立在经验性的基础上的。因为这种预测模式符合人们的经验意识,故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况且还有有一套比较严格的数学与逻辑系统的保障。
其二就是东方易学系统中的“全息感应”模式。这种预测模式的基础首先是建立在“宇宙万象全息”的基础上的。什么是全息?简单说来就是宇宙万象巨系统中的任何“部分”系统(也称子系统)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譬如某种植物的一粒种子是一个部分,但是它却包含着该种植物生长发育成熟的“全部信息”。又譬如,一块镜子能反射出太阳的形象,打碎这片镜子,散落的每个小镜片又都反射出一个完整的太阳形象。当然“全息”深层次的含义是远不止于此的。我国的年轻学者王存臻等对于宇宙全息问题在他们的“宇宙全息论”中有比较完整的论述。
现代理论物理的前沿科学《超弦》,在宇宙时空与物质认识上又跨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其中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全息模(又称M膜),全息膜从理论上通过严格的数理论证,推演出四维时空是五维时空的全息投影。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因为它起码证实了东方易学体系的“天人合一”的全息观不是空穴来风。西方的实证科学在向东方的玄学靠拢,这不是一件大好的事情么!
全息感应模式的另一个支柱就是感应。
用现代物理学的概念来解释,感应就是物质能量场的谐振动。以“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规律超越时空限制,而产生信息沟通。无线通讯就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研究发明的。“感应”也是东方易学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它不同于通常的逻辑推理那样,对于一个事件的判断,需有明确的充分条件(大前提)而是凭感应来确认前提条件。
譬如某人在经济活动中营销某类产品,但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一无所知,如果此人想急于看看经营此类产品能否有利可图,她大可不必投入很大一笔费用进行市场调研,而只需借助东方易学中的《纳甲筮法》或者是《奇门遁甲》模式来进行判断,也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判断。为此,求测者必须先通过“感应”的方式取得一个基本信息,而后再通过这个基本信息,经过预测模式的演绎而得出结论。有人把这种演绎过程称之为“取象思维,比附推论”(于春海)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其一是所谓的“感应”可靠吗?一些自诩的“唯物”主义者不承认感应,认为这是子虚乌有,“封建迷信”。其二是这种推论合乎逻辑吗?种种异端不一而足。有这些疑问这对于一个生活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为说明感应的客观性
我们先来看看古今圣贤以及现代人是如何看待“感应”的:
易经《咸》卦九四爻:“。。。。。。憧憧往来,朋从而思”
“憧憧”,思虑之貌,“朋从”,应感而思。思虑之感应,现代人把这叫着“意念力”。《易》准天地而作,孔夫子因本爻而发明宇宙万象的感应原理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申)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来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系传上第九章》:“《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至神,其孰能于此。”
《篆传》:“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
强调的是,“感应”乃宇宙万象的普遍原理,万万不可忽视。
《中庸》也强调此理“乃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耆龟,动乎四体(耳烧面热等),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那么现代人又如何理解感应呢?
现代人认为宇宙乃一大磁场,彼处有感,此处相应,其速度超越光速,不决于距离之远近,而取决于磁力之强弱。
用现代物理学的观点看,所谓“感应”的实质,乃是《场》的相互作用。
什么是《场》?
《场》实际也是一种物质,没有形状,但有能量,有强度,有固有振动频率,有谐振动,有能量传播,目前在科技领域中为人们所熟知的《场》多为电磁场,引力场,后来人们又把《场》的概念扩充到各个领域,。《场》是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各种能量场就应该各有自己的特征,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布罗意所发现的《物质玻》理论为各种场的存在好像能提供一些现代科学根据,但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在这一点上还不甚明瞭,姑且存疑,恳请方家指正了。
现代的西方对于感应问题也有较深入的研究,因而也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早在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麦厮磨医师(F.A Mesmer)在医学年会中表演超常能力“透视力”之技巧,发觉人体中有某种程度的磁性(感应力)而建立了“动物磁性说”(Animal Magnetism)很受学界重视。
1928年美国杜克大学莱恩博士(J.B Rhine)成立超心理学研究所,研究超自然现象,莱恩先获植物生理学博士,因发现植物不仅具有生命力,而且有感情,认为宇宙万物尤其是人类更具有高层次之潜在能力。于1934年发表《超感觉的知觉》一文,简称E.P.S成为一门学术。定名为《超心理学》(Panapsy Chalogy)
前苏联在探讨超感觉知觉方面比美国早十五年以上,1940年波兰的波尔德梅斯根接受斯大林的多次试验,斯大林承认其结果。前苏联曾有32所大学研究超心理学。
美国心灵研究社于1987年统计,全球有美,英,德,法,奥,荷兰,日本等国凡35所大学设立了心灵研究所和开办了硕士,博士班,设置了具有学分的超心理学课程。
诸多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注意到宇宙中诸多神秘莫测的事理,而开始了《反物质》,《五维时空宇宙》的研究工作。
下面再举两个实例:
1 1982年巴黎大学做了一个实验,用一个原子同时放出的两个光子来做亚原子碎片,在每个光子经过的通道上放置了一块起偏材料,滤出了那些其振动与起偏材料的光轴不匹配的光子。这样,只有那些与起偏材料匹配的幽灵光子才会穿过起偏材料,光子A与B是协作的。因为作用与反作用力迫使它们的偏振是平行的。假如光子A被阻挡了,光子B也被阻挡住。看来光子A和B间好像有“信息沟通”。
2 1997年6月23日《杭州日报》下午版,报道了一条消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在为一双胞胎临危的姐姐手术时,其孪生妹妹在手术室外感应晕倒。
“23岁的的黑龙江省农机学校学生刘某,6日晚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做主动脉瓣置换术。当晚手术时,在手术室外等侯的其孪生妹妹,于晚上9时突然感到四肢麻木,头晕,休克,六七分钟才缓解。据主刀教授介绍,那时,恰巧是术中患病的姐姐心脏被阻断之时。对于双胞胎这种微妙的感应,医生无法解释。”
3 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采用抑制性意识“发功”,意想从天目穴发出一种有形气流直接作用到猫的脑干网状结构上,并与其形成同频共振,进而在控制猫的脑干的情况下抑制猫的呼吸,血压和心跳;“发功”五分钟后,仪器荧光屏上显示出猫脑干诱发电位曲线开始降低,并有后校反应,使正常脑干曲线各节律波全部消失,最后形成一条稳定的直线。此时观擦猫的心电图,心率变慢,每分钟一次左右,经过多例重复效果相同。而后他们又采用兴奋意念“发功”,结果使猫的脑干诱发电位曲线不断增高,致使主峰溢出了荧光屏。
这说明“意念”活动是一种高级的物质活动,这也正是“场”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
以宇宙万象的全息原理为基础,以人的“感应”能力为桥梁,对未知事件进行预测,是东方易学的基本特点,WSS模式也不例外。
但是,WSS模式独具的特征是:
1 直接对表达阴阳五行原理的“天干地支”系统进行进行量化,从而从而确定某特定时空下的阴阳五行分布态势作为预测的起点,换句话说及是把东方易学中的时空干支表达式作为信息源,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建立在时空统一性的基础上的。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共有属性,依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原理,度量物质运动的参照系不同,物质的运动模式也会不同,在接近光速下运动着的物质,其时间尺度变长,其质量的空间范围要变小。(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2 依据近代理论物理学前沿的《超弦论》――四维时空是五维时空的全息投影,换句话说,四维时空是五维时空的“全息膜”。
那么,五维时空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很难想象,也许那就是“神仙”的境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想象四维时空与三维时空的关系。譬如我们在飞机上,在目力可及的下方,看到一个图景:一座大山的前后两端,有一条铁路穿过这座大山的隧道,有一个行人正在前端的铁路上行走,而大山的后端有一辆列车正通过隧道向前飞驰,列车的人看不到铁路上的行人,铁路上的行人也看不到飞奔而来的列车,假如没有信号,铁路上行人的危险性谁能看到?坐在飞机上的人!地面的坐标系统是二维,加上时间是三维,飞机上的空间坐标系统是三维,加上时间是四维。在四维时空上的人对与三维时空的事件的变化结果可以一览无余。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当人们的视点高一个“维次”时,就可以相对地看到了事件的“全部”变化结果。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一个事件发展变化的“命运”在高维时空看来是已经注定了呢?如果从“全部”的意义看,的确是注定了。但是就事件的变化历程看,假如事件变化的第一阶段有A种方式,事件变化的第二阶段有B种方式,总起来看就有A*B种方式,而每种方式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些不同方式的不同结果,在低维时空中是不能展现与看到的。 :03: :victory: :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