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易经周易起名系辞下传
详解易经周易起名系辞下传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焉;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白话:八卦排成系列,卦象就在其中了。取八卦来重盛组合,六爻就在其中了。刚爻与柔爻互相推移,变化就在其中了。附上卦爻辞的说明,活动就在其中了。吉凶悔吝,是由活动产生出来的。刚爻与柔爻,是建立卦象的基础。变化与通达,是配合时势趋向的发展。吉与凶,要定位在助人取胜。天地的法则,要定位在可供观察。日月的法则,要定位在可供照明。天下的活动,要定位在一个常道上。
解读:八卦所代表的象,分别是乾为天,坤为地,巽为风,离为火,兑为泽。震为雷,坎为水,艮为山,因而重之”的“因”是凭借,“重”是重叠,由此形成了六爻,并且组成六十四卦。《易经》称三爻卦为“经卦”,共有八个,六爻卦为“别卦”,六十四个。本节最后谈及贞胜、贞观、贞明、贞夫一,这几个“贞”,原意为正,在此有正其功能之意,所以译为“定位”。以吉与凶为例,其目的在助人取胜,亦即趋吉避凶。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tui,柔顺)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白话:乾卦以其刚健向人显示容易,坤卦以其柔顺向人显示简单。所谓爻,就是仿效这些的。所谓象,就是仿真这些的。爻与象在卦里活动,吉与凶表现于外,功业表现在变化上,圣人的情意表现在卦爻辞中。天地最大的功能是创生,圣人最大的宝物是地位。如何守住地位?以仁德。如何聚集众人?用财物。因此经理财物,导正言论,禁止百姓为非作歹,就说是义行。
解读:“确然”是以其明确而显示刚健,“隤(tui,倒下)然”是以其向下而显示柔顺。这两者分别说明了“易”与“简”。“圣人之情”的“情”是情意,表示愿意与人分享智能。“天地之大德日生”的“德”为功能,而非恩德,因为一说恩德,则无从理解死亡与寂灭。当然,人可以感念上天之恩德,因为既然万物并无必然存在的理由,那么,能够并且真正存在,毕竟是一件美事。“圣人之大宝曰位”的“位”可指最高的天子,即使不是天子,圣人也可以在其位而谋其政,努力造福百姓。接着谈到的仁与义,符合后续肯定的“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在此,加进一个“财”字,表示这是人类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是却不能止于有财,其理至明。
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白话:因此之故,《易经》所展示的就是卦象。所谓卦象,就是要仿真外在的现象。彖辞是要裁断一卦的意义。爻辞是效法天下的变动。所以,吉凶由此产生,而悔吝也显现出来。
解读:卦象是要具体反映外在的客观现象的,如此才可让人在实际处境中获得启发而知所趋避。“彖”为彖辞,又称卦辞(并非《彖传》),是直接附在卦图下的简短语句。“彖”字音近“断”,“材”为“裁”,亦即彖辞(卦辞)是要裁断卦意的。爻的变化,在一卦之中有六位之别,而六交之间亦有乘、承、比、应的关系,还有上下卦与互卦等变化的可能,所以说它“效天下之动者也”。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白话:阳卦中多阴爻,阴卦中多阳爻,这是什么缘故?这是因为阳卦要求奇数,阴卦要求偶数。它们的功能与表现是什么?阳卦一个阳爻为君,两个阴爻为民,这样合乎君子的作风。阴卦两个阳爻为君,一个阴爻为民,这样属于小人的作风。
解读:阳卦,是指乾为父,震,为长子,坎为中子,艮为少子。震、坎、艮三子皆为一阳二阴的组合。原因是阳爻为一,阴爻为二(断裂的直线),一阳爻与二阴爻,其和为五,为奇数,符合阳卦的要求。“阴卦”是指坤,为母,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巽、离、兑三女皆为一阴二阳的组合。原因是阴二阳,其和为四,为偶数,符合阴卦的要求。阳卦一阳二阴,犹如一君二民,为人间世的合理结构,所以称为君子之道。反之,阴卦二阳一阴,为二君一民,如何行得通?
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従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o,昆虫)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zhe,动物冬眠),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白话:《易经》说:“忙着来来往往,朋友跟从你的想法。”孔子说:“天下万物思索什么又考虑什么?天下万物有共同的归宿却经由不同的途径,有同样的目标却出自千百种考虑。天下万物思索什么又考虑什么?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互相推移而光明自然产生。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署互相推移而一年自然形成。前往的要屈缩,来到的要伸展,屈缩与伸展互相感应就会出现有利的情况。尺蠖(huo,昆虫)这种小虫屈缩起来,是为了向前伸展,龙与蛇蛰(zhe,动物冬眠)伏起来,是为了保存自身。探究精微义理到神妙的地步,是为了应用在生活中.借由各种途径安顿自己,是为了提升道德。超过这些再向前推求,就没有办法清楚知道了;能够穷尽神妙的道理并懂得变化的法则,已经代表道德盛美了。”
解读:本节开头引述咸卦( ,第三十一卦泽山咸)九四的爻辞。孔子借此提醒人:只要心意真诚,则天下君子皆会前来呼应,不必忙着往来交际应酬。自然的变化,依循一定的规律;时机成熟,则水到渠成。孔子特别发挥了屈伸(信)的道理。对于《易经》的智能,只有沉潜得越深刻,才能越恒久而广泛地加以应用。能够安然自处,才是“崇德”的康庄大道。
第二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gu,渔网),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白话:古代伏羲氏统治天下时,抬头就观看天体的现象,低头就考察大地的规则,检视鸟兽的花纹与地理的特性。就近取材于自己的经验,并且往远处取材于外物,然后着手制作八卦,用以会通神明的功能,比拟万物的实况。他编草为绳并且制成罗网,用来打猎捕鱼,这大概是取象于离卦。
解读:“包牺氏”即是伏羲氏,古称太皞(hao,广大)帝,姓风。据说他蛇身人首,有圣人之德,在位一百二十年。他或许是古代氏族部落的领袖,代表古代文明肇始的阶段。本节肯定伏羲氏为八卦的作者。依上下文看来,伏羲氏所作的不只是八个三爻的经卦,并且也已经重卦为六十四卦了。离卦(,第三十卦离为火)其形如网,“离”与“罗”通。“网”为打猎所用,“罟(gu,渔网)”为捕鱼所用,“佃”为田,为打猎。“盖”为推测之词。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古时同斫,削的意思)木为耜(si翻土工具耒耜),揉木为耒(lei,犁的柄),耒耨(nou,锄草工具)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白话:伏羲氏死后,神农氏兴起。他砍削木头制成犁,揉弯木条制成犁柄,取得耕地锄草的便利,再用来教导天下百姓,这大概是取象于益卦。每天正午开设市集,招来天下的民众,聚集天下的货物,大家相互交换然后散去,让人人都得到所需之物,这大概是取象于噬嗦卦。神农氏死后,黄帝、尧、舜相继兴起。他们会通各种变化,使百姓不会倦怠,以神奇能力化解困难,使百姓适宜生存。《易经》的法则是:穷困就会变化,变化就会通达,通达就会持久。因此,“获得上天的助佑,吉祥而无所不利”。黄帝、尧、舜让衣裳下垂而天下得到治理,这大概是取象于乾卦与坤卦。
解读:本节提及四卦。一是益卦( ,第四十二卦风雷益),下震上巽,巽为木,震为足,中有互艮(六三、六4、九五)与互坤(六二、六三、六4),艮为手,坤为地,合之则为手持木器,脚人地下而行动,为耕田之象。其次谈到噬磕卦(第二十一卦,火雷噬嗑),下震上离,离为日,为龟(龟为值钱的货物),震为行.中间有互艮(六二、六三、九四), 艮为手,合之则为在太阳下,行人以手易物。此外,“噬磕”一词有“市合”之音,或许亦有关。到了黄帝、尧、舜的五帝阶段,文明更进一步,把握了穷、变、通、久的道理。至于“垂衣裳而天下治”,则是以乾卦(第一卦,乾为天)为上衣,并以坤卦(第二卦,坤为地)为下裳。乾坤所象征的天地,无心而万物自化,有如无为而治,亦即“垂衣裳而天下治”。
刳(ku,木头从中间破开)木为舟,剡(yan,削)木为楫(ji,划船用具),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tuo,打更用的棒子),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chu,舂米用的木棒),掘地为臼(jiu,舂米用具),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白话:挖凿树干做成船,砍削木头做成桨,船与桨的便利,可以助人渡过横阻的河流,去到远方造福天下的人,这大概是取象于涣卦。驯服牛,乘着马,可以拉着重物去到远方,造福天下的人,这大概是取象于随卦。重重门户加上打更巡夜,用以防备凶暴的来者,这大概是取象于豫卦。截断木头做成柞(zuo,柞木),挖掘平地做成臼(jiu,舂米用具),柞与臼的便利,让所有的百姓得到帮助,这大概是取象于小过卦。揉弯树枝做成弓,削尖树枝做成箭,弓与箭的便利,用以威镇天下,这大概是取象于睽卦。
解读:本节谈及五卦。一是涣卦( ,第五十九卦,风水涣),下坎上巽,巽为木,为风,坎为水,中间有互震(九二、六三、六4),震为行,合之则为木在水上,并且借风而行,正是行船之象。其次是随卦(,第十七卦,泽雷随)下震上兑,兑为悦,震为足,为行;随卦由否卦( ,第十二卦,天地否)变来,否卦下坤上乾,乾为马,坤为牛,变为随卦,被人用来代步,并因而使人愉悦。接着是豫卦(,第十六卦,雷地豫),下坤上震,坤为阖(he)户,震为东方之卦,为木,又为善鸣马,合之则为“重门击柝(tuo,打更用的棒子)”;其中又有互坎(六三、九四、六五),坎为盗,所以说“重门击柝(tuo,打更用的棒子),以待暴客”。然后是小过卦(,第六十二卦,雷山小过),下艮上震,上动而下止,为舂米之象。最后是睽卦( ,第三十八卦,火泽睽),下兑上离,离为火,兑为泽,水火背道而驰,需要威镇之,离为兵戈,卦中有互坎(六三、九四、六五),坎为弓轮,有了武器才可安定社会的乱象。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guo,套在棺材上的大棺材),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白话:上古时代,人们住在洞穴与野外,后代的圣人改变为建造宫室,上有栋梁下有屋宇,用来防御风雨,这大概是取象于大壮卦。古代埋葬死人,用许多层柴草把人裹起来,埋在荒野中,不堆成坟墓,也不设立标志,服丧也没有固定的期限,后代的圣人改变为用棺椁(guo,套在棺材上的大棺材)殓(lian)葬,这大概是取象于大过卦。上古时代,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治理,后代的圣人改变为使用文字记事,官员得以治理,百姓得以监察,这大概是取象于夬卦。
解读:本节谈及三卦。一是大壮卦( ,第三十四卦雷天大壮),下乾上震,在此是取全卦为一屋顶之象。其次谈及大过卦(,第二十八卦泽风大过),下巽上兑,巽在下为木,兑在上为反巽,为反盖之木,中间互乾为人,有如人在上下二木之间,为棺椁(guo,套在棺材上的大棺材)之象。最后谈及夬卦(,第四十三卦,泽天夬),下乾上兑,兑为口,为言,乾为金,合之为以金属刻下文字。古代的“书”指文字,“契”为以刀刻之,“书契”一词后来指书写的文字。古代最初确有结绳记事的阶段,但是所记有限而不精确。本章共谈及十三卦,可以说明古人“观象制器”的大致情况。周易起名网:www.dawn8888.liv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