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6-9-30 18:49

论坛发展的艰难

这个标题也可以叫论坛的衰落,身为站长很关注关心这事,也想突围的办法,
因为前几天收到网易的这么一封信:

亲爱的朋友们:

因网易传媒业务发展需要,我们不得不遗憾地通知大家,网易论坛将于2016年10月19日停止服务。

自1999年网易社区创立至今,我们对亿万网友们的不离不弃,始终心存感念。如今站在长亭边,我们却发现,面对着亿万张面孔,原来有时候就连一句简简单单的“再见”,也是这样的说不出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孟德化用《诗经》情诗来形容求贤若渴心情的句子,放在此时此地,竟然也那么的贴切——只不过,在我们眉间心头最要紧的,是用户的感受。

因为我们在乎每一个论坛用户的感受,才决定在通常以周和月来计算产品生命周期的行业里,一次次延长这款高龄产品的生命线。可有时候,恰到好处的离别,比不散的筵席更可贵,因为在你我的心里,留下的总是彼此最美好的回忆。

在网易论坛正式停止服务前,我们将提供“回忆打包珍藏”服务,可一键打包下载每个用户的个人文章资料和历史珍藏。未来,通过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跟贴、网易号等产品,我们希望能继续为朋友们提供卓越的内容互动服务,继续在新天地里一起愉快地玩耍。



网易论坛
2016年9月19日

这个通知简单一句话就是:网易论坛10月19日要关闭了。
这个不新鲜了,凤凰论坛当年多么好,也早关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个铿锵三人行版块,
我的分析是:早办论坛的知名度高,实力大,后起的怎么也争不过,想超越必须另辟蹊径,因而有了博客—自媒体—微信。基本上也就是分流而已,
关键还是内容,没读者想要看的东西办啥也白搭,论坛有个缺点:为了人气放纵灌水行为,看着是人多帖多,实际你自己想想自己,一个主帖发了后,跟帖的净水帖,你还看二楼以后的帖吗?看完一楼必然跳了,因此,我坚持打击灌水行为,
还一个问题是,这人不是刚有网时了,言论自油压抑了几十年,论坛让言论自油获得了解放,而现在人懒了,只想索取不再互动奉献,
看看现在的博客、自媒体、微信就知道了,只是主人自己写,也就是自言自语,
而且它有个致命的缺点:很难就内容的侧重点分类,而坛可以分版块,哪是资料、讨论、互动的可以分开放,
就咱周易类坛来说,可以分八字算命、六爻、起名、风水、奇门等等,延伸出的如时事、足球版块等等,实际也就是内容分类的个作用。
上面说了,这一切的关键节点在内容。这一点我体会太深了,
网的交流作用在雪崩式的减弱,长篇大论式的原创基本见不到了,
这咋改变?雇作家,咋雇?网站不挣钱哪来钱雇?
这不,转来转去又回到嫌赚钱上来了,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6-9-30 18:57

凤凰网上一篇论坛关闭的分析,转来看看原因:


网易论坛关闭了,天涯还能坚持多久?


网易丁磊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www是重要的娱乐与信息来源。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传统PC产物逐渐没落,许多产品难逃下课结局。

网易论坛昨日发布公告,将于10月19日0时关停除房产、家居以外的PC论坛。在关停之前,网易论坛向用户提供一键打包下载服务;过期后,用户数据不再留存。

据资料显示,网易社区成立于1997年,两年之后,1999年成立了网易论坛,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业内曾经评价,当年的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拿得出手的是新闻,搜狐拿得出手的是搜索,而网易拿得出手的则是社区。所以,不夸张地说,中国的第一代网友,几乎就是伴随着网易社区而成长的。不过,网易社区已经于2012年正式关闭,只剩下网易论坛坚持到下月。

其实,除了即将关闭的网易论坛,天涯、猫扑、西祠胡同……好像也

提起论坛,你一定没有忘记天涯、猫扑这两大曾经风靡一时的论坛。

以天涯举例,曾经的辉煌还历历在目。2014年,虎嗅的一篇投稿作者肖力之曾经发文《天涯社区是怎样一步步被人遗忘的?》,里面详细介绍了天涯社区的繁荣与没落:

天涯社区于1999年成立。

2004年,新浪和搜狐想要收购天涯,天涯社区拒绝并购,只接受入股,双方不欢而散。

2005年,博客及WEB2.0概念兴起,天涯跟进做了天涯博客,得到IDG和清科的投资。

2006年,天涯获得联想、谷歌、江南春的联合投资。

至此,天涯社区得到大量资金以及谷歌的流量支持,并合作创建了来吧和问答两个产品,天涯社区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带来了大量的用户,并籍着高质量的用户和内容,对社会民生的关注,成为了中国舆论的一极。

当时流行一个说法:全民话题,天涯制造。

“孙志刚案”、“山西黑砖窑案”、“重庆钉子户”、“乡村教师徐本禹”、“陈易卖身救母”、“朱令案”、“周正龙拍虎”。也有不少事件主角因天涯而改变命运,“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以及后期的“艳照门”。

除了一些著名事件,从天涯也走出了许多名人,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作者慕容雪村,《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的作者孔二狗,还有数不尽的意见领袖、网络红人和社会事件,都是在天涯上火起来的,但这家网站却没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大量的新用户涌入,这一方面是好事,另一方面众多的用户涌入,用户质量良莠不齐,给原有社区氛围造成大量的噪音,对老用户尤其是精英用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天涯社区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沉迷在新增用户及内容的喜悦之中。致使老用户流失,内容质量迅速下滑,到最后关天茶舍等高质量版面迅速下滑,甚至娱乐八卦取代了天涯杂谈成为第一版块。尤其是到2009年微博兴起之后,天涯的衰落日益明显。

等到2010谷歌退出中国,与天涯终止合作,天涯流量急剧下滑,用户增长缓慢。而这时天涯的内容已经泛善可呈,产品又落后互联网步伐一大截,技术单薄无力。

2014年,天涯的营收开始出现负增长,大量的用户被微博、微信分流,产品也没有突破,持续的衰退已经令天涯难以为继。

2015年8月26日,天涯社区在全国中小板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正式挂牌,新三板上市进程在此前毫无征兆。

猫扑的现状也并没有比天涯好到哪去,2006年底,猫扑转型门户,欲冲刺海外上市,未果。在千橡互动集团收购校内网(人人网)之后,其核心地位被校内网所取代,发展战略也左右摇摆不定,有报道称,2011年后,猫扑在转型与创新方面策略失准,用户活跃度明显下降。除了这两大论坛,原有的西祠胡同、铁血论坛等著名社区也在逐渐没落,就像是一个时代的变更。

为什么论坛会衰落?

这是很早之前就一直在讨论的话题,www论坛没落既有论坛本身的问题,也有受到移动社交等外因的影响。

在上文所引用的论述天涯的文章中,其作者曾总结了天涯走下坡路的用户为王、流量、产品、环境、技术等14个原因,对于整个论坛领域的没落,同样有参考意义。

而百度百家也曾将论坛的衰落总结为内外两个原因:

内因:在信息获取与交流上,无法满足用户即时性的要求,使用户转向移动社交媒体;在运营方面,除了编辑发布消息外,还需版主每天花费很长的时间去维护,比如删除广告贴,为论坛引入新鲜内容,与用户交流互动等,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绩效;在用户体验上,社区运营不佳,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用户体验需求;由于种种原因,www论坛的用户黏度下降,交互性越来越差,导致其用户流失。据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www论坛用户规模为12007,www论坛使用率半年降7%。

外因: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兴起,吸引了众多的网民用户,以及智能机的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阅读习惯逐渐改变,人们对智能机的依赖度日益增强,移动社交迅速蔓延,论坛的人气大大降低。

不过,论坛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了......

传统形态的www在两处领域大放异彩,一为聚焦细分市场的垂直论坛,以虎扑、汽车之家等为代表,二是充当商业品牌的后花园,以小米、魅族等新兴互联网企业为代表。总的来说,传统www大势已去,很难再成为时代主流。

概念补充:社群与论坛有什么区别呢?

论坛、社区、贴吧归根结底是网上言论的传播地,把同一类型或者有同样爱好的人聚集到一起。现在,有一种形式,同样可以聚集这些相同爱好的人,它的名字叫做社群,并且形式多样,QQ群、微信群、SNS、论坛、公众号、微博、微信或者QQ兴趣部落等都可以成为社群的生存平台。那么它与论坛有什么不同呢?

曾对其概念进行总结:

从结构上看论坛社区并不是一个社群,而是自发型社群的集群平台,无数的自发型社群依附在论坛社区的平台上,借用论坛社区的平台进行内容的交流和分享。


社群成员并不依存在同一个固定的社区平台之上,他们可以是散布在各个平台之内的独立个体,被同一个信仰统一体链接集中在一起,然后在各个社群工具之间来回交叉互动形成一个松散型的社区。

社群和社区一直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不过随着社交工具的日趋多元,社群开始从一个独立的社区内走向了整个互联网,从一个社区下的社群变成了一个社群化的社区。过去的社群都是形成于一个个独立的社区平台之上,借助平台的影响力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以此形成自发型的社群。

根据微博2015年第三季度发布的财报显示,微博的日活用户已经超过1个亿,整体显示微博的用户数和质量都在呈稳布上升的节奏。而用户数仅2000多万的知乎问答社区的用户价值也是不容小觑,最近几年来知乎上面也诞生了无数的大神KOL。除了微博知乎等,贴吧、陌陌、豆瓣、天涯以及猫扑等社区都有做社群用户聚集的土壤。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6-9-30 19:00

今天新浪的一篇类似型文章:

自媒体转型时代来临 沉淀有价值的内容是关键

  中新网9月30日电 2016年9月29日,新浪新闻举办创想日沙龙以“《自媒体+》——制造现象级传播与商业化转型的运维秘籍”为主题,邀请多位来自新媒、学界的大咖,共同探讨在平台红利期后,自媒体如何延续制造现象级传播热点,实现商业化的转型之路。

  自媒体的天花板就是CEO

  在沙龙一开始,新浪新闻副总编王薇谈到,在上世纪末中国兴起门户网站的时候,新浪还是一家“新媒体”。到了本世纪初,门户网站开始蓬勃发展,新浪相继推出的博客、微博等产品,都是其在新媒体领域的大胆探索。

  然而,时代总是要不停往前发展。到了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忙着转型,新浪之前做的博客、微博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王薇认为,在自媒体如今都在考虑转型的时候,新浪当然也不甘落后,也在积极探索做出形式更加创新的新媒体形态来。但她同时特别提到一点,自媒体中是否只需要自我表达意见,还是必须要将个人的属性与公共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必定是未来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暴娱创始人兼CEO陈妍妍紧接着就回答了她认为的“自媒体”的定义:“作为泛娱乐领域的领军自媒体,我们能在微信上传播我们的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发声,这就是我们作为自媒体最重要的特征。”在陈妍妍看来,一个自媒体要想不断走下去,一方面要革创始人的命,另一方面要革团队的命,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一个自媒体团队来说,天花板就是CEO,CEO本人的天花板就是管理。陈妍妍说,她自己时刻牢记要把握节奏,不能被资本推着走,同时也要关注团队里每个人的状态,“前两个月做的大量的工作,在公司里跟每一个员工谈心,谈一下他们心里里的一些不爽,各种不爽,然后我要去化解他们的矛盾。只要团队的生命力在,这个自媒体就会有前途。”

  自媒体要做接地气的内容

  沙龙接下来的环节,是人民网微信公众号主编凌陈分享他运营这个官媒办的自媒体两年来,收获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普通人一般会认为,人民网有人民日报强大的采编团队做支持,还有人民网自身的海量新闻,想办个自媒体自然不缺内容。然而凌陈说,跟想象的不同,直接把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新闻放进公众号里是没有人看的,“更何况,对于老百姓来说,人民日报有一个号在那儿,为什么还要关注人民网的号?”

  凌陈提到,由于人民日报的公众号已经做得很成功,如果要模仿它就没有生存空间,如果要是做得太二次元和新鲜,也要顾忌人民网自身的定位,所以他们最后研究了好久,决定做接地气的东西,发老百姓看得懂的内容。这个定位是人民网微信号从当初十几万做到如今300万粉丝的一个重要原因。

  NewMedia联盟CMO袁国庆从他的角度,分享了他对自媒体发展变化的看法。他认为,自媒体一定有诞生期、发展期、高潮期和死亡期,但是它究竟能走多远,能走多长?跟自媒体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相关。在袁国庆看来,自媒体新红利时代已经到来,因为现在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争抢优质的内容或者优质的自媒体,以后自媒体会越来越向人格化、场景化、娱乐化发展,再往后,日常生活的一个展现或者精彩部分的浓缩,就有可能成为精彩的自媒体。

自媒体的资本化自媒体的资本化
  随后,中国石油新媒体负责人宋清海分享了央企在做自媒体时,如何持续生产优质的内容。中国石油微信公众号在筹备之初,整个团队就有共识,每天发布的内容是最重要的。然而由于新媒体团队都是90后,如何发掘石油企业的内容,需要从头学起。宋清海说,中国石油微信号的一个经验是,在上线之前,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深入中国石油的基层单位,采写了大量稿件。当中国石油公号上线之初,可以搭配当天热点新闻,适当使用存量稿件,把内容源源不断地滚动起来,让公号在短时间内就收获了大量粉丝的关注。

  自媒体类型不同,做的内容也要有差异性

  作为学界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佳航分享了她对未来自媒体发展方向的看法。王佳航认为,自媒体是给用户看的,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肯定是要考虑如何提供优质的内容。

自媒体的专业化自媒体的专业化
  从目前的整个内容生产的行业来看,王佳航把自媒体分为了几大类,一类是传统媒体兴办的自媒体;还有几十家平台型的媒体,他们聚集了相当多的自媒体;此外还有有不少机构媒体、政务媒体以及企业媒体,他们共同构成了自媒体的内容提供者。

  在她看来,自媒体的发展方向应该要因类别不同而异,“媒体兴办的自媒体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为专业化,因为在跟大量的自媒体甚至是UGC的内容共融的时候,媒体只能是做到更为专业化,才是优势的凸显。至于其他自媒体,内容应该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内容,区别于其它机构媒体,内容应该是更个性化、差异化。”

自媒体差异化自媒体差异化
  沙龙进行到最后,是新浪新闻资讯运营总监杨焱鑫介绍@头条新闻的运营之路。2009年8月,@头条新闻开通,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八年,目前粉丝是5090万,微博是11万9千条。杨焱鑫说,之所以取得如此傲人成绩,是因为@头条新闻能调动新浪整个运营的力量,包括微天下、新浪图片、新浪娱乐,萌浪新媒体等等。

  无论是微博微信,跟上热点是必备的能力,@头条新闻在发现热点方面就十分擅长。去年国庆假期的青岛大虾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当时这个新闻被报道之后,澎湃新闻转发了,杨焱鑫立刻下令在全网转发,包括新浪网PC端和移动端的重要位置上都有所体现。这立刻引起了其他门户网站的重视,五分钟之后所有门户都开始跟进这个事情,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热点事件。

  杨焱鑫透露,@头条新闻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内容采用全媒体传播,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大数据、VR、H5等等,都会根据事件的不同而使用,比如今年两会的报道采用虚拟演播室,洪水暴雨的报道采用大数据加直播,天宫发射不仅做了H5,还加上了最新的VR技术。除了突发事件,知政、万象、时局等常设栏目,也保证了这个5000万粉丝大号时刻受到网友的关注和转发。

新浪新闻的各类产品新浪新闻的各类产品
  整个沙龙进行下来,与会新媒和学界的嘉宾达成了最大的共识是,未来自媒体的生存环境无论怎么变化,要想生存下去并且走得更为长远,保证持续生产有价值的内容是最关键的因素。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6-9-30 19:14

实际我估计搜索引擎也可能放松了关卡,要不就是给优化论坛的原因,下面两个完全重复帖百度依然同时收录:




本帖同样的立即收录: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6-9-30 19:55

趁国庆节咱一起认真的想一想,怎么个发展法。

怀平锋 发表于 2016-9-30 20:04

元亨利贞人气也跌落许多。
我感觉现在算命不像以前那么受热捧,以前街里一来算命先生,大家围着看,追着算命,现在来大家不大理睬

易海金鉴 发表于 2016-9-30 20:23

是呀。论坛的发展,,大部分都从盛走向衰落,,论坛的发展,始终不渝在于经济的发展,,经济没有了。人气也会不旺,论坛也就会逐渐走向衰败,,
说白了,就是金钱的动力在论坛中定发展前景,,这是本人的看法,,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6-9-30 21:21

怀平锋 发表于 2016-9-30 20:04
元亨利贞人气也跌落许多。
我感觉现在算命不像以前那么受热捧,以前街里一来算命先生,大家围着看,追着算 ...

所有坛都一样的。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6-9-30 21:21

易海金鉴 发表于 2016-9-30 20:23
是呀。论坛的发展,,大部分都从盛走向衰落,,论坛的发展,始终不渝在于经济的发展,,经济没有了。人气也 ...

经济的发展问题不是根本。

易海金鉴 发表于 2016-9-30 21:28

孙红增 发表于 2016-9-30 13:21
经济的发展问题不是根本。

其实我相信,,大部分周易爱好者,都是看论坛的人气来,来应验自己的所学,,,预测水准,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6-10-1 08:23

再一个,咱手机版太不好了,基本上啥也没有,简单无聊,没吸引人的东西,悬赏之类的收费项目也得不到展现,我的QQ客服也不在明显位置,有单也接不了。

李立富 发表于 2016-10-1 10:06

你不懂微信,给你说不清,咱论坛的微信其实不能用,微信其实跟论坛一样,能发帖,能交流,传播特快,而且能在微信上问卦,

寅午戌 发表于 2016-10-2 08:44

现在就是微信时代,论坛的人越来越少了

王金 发表于 2016-10-2 12:12

那天和你说的微信,很好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6-10-2 12:19

不管哪还是内容,
咱没有过群?变成个预测了,分流而已。
咱宣传的是坛,预测就在坛,
开微信也这个熊样:求别人时找人开了,奉献点东西时都哑了,类似于潜水,潜水就是有需要的默默的拿,奉献时都哑,如此啥也不可能恋人。

如果奉献了坛还可能当个资料库找找,其他说了的就当是空气没了。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6-10-2 12:36

个人觉得还是应该把手机版弄的好一些。

李立富 发表于 2016-10-2 15:49

看,微笑分流不了的,在微信里都是题目,打开就链接在论坛了。

李立富 发表于 2016-10-2 15:49

等于是给论坛又开辟了条路。

李立富 发表于 2016-10-2 15:50

百度收入为了啥,还不是人流量。

赵家人 发表于 2016-10-24 06:01

我也说一句新版比较卡不如以前再一个版主说的人流少 主要原因是这属于技术流把大多数人不懂。。我喜欢的板块比如天下一些敏感没人发帖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论坛发展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