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没有通过,姓名学少一个大难题
“赵C”改名前后的幸运和尴尬 (2009-03-16 10:29:06)◎文/《青年周末》记者 邓艳玲
2009年全国聚焦的 “赵C维护姓名权”案件,只是赵C自出生以来由名字所引发的故事之一。在他成长的23年间,这个名字带给他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有幸福,有快乐,也有烦恼和尴尬。
赵C,一个时髦新潮的名字;赵C,一个普通的80后男孩;抛开围绕“姓名权”一案中令人难懂的法律法规,赵C和他的名字所组成的这个有意思的人生故事,颇值得让人回味。
赵C案备忘录
◎1986年7月 ,赵C出生;
◎2005年,赵C顺利办理第一代身份证;
◎2006年8月,赵C换第二代身份证时却被告知,名字里面不能有“C”字,也进不了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要改名;
◎2008年1月,赵C以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拒绝给予换发第二代身份证为由,把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告上法庭;
◎2008年6月6日,这起全国首例姓名权案一审判决,赵C胜诉,案件入选2008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件”;
◎2009年2月26日,二审裁定,赵C与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自愿达成和解协议。 赵C改名。
■赵C决定改名了
赵志荣是江西鹰潭市的一名律师,也是最近轰动全国的“赵C”姓名权案的辩护律师。最重要的是,23年前,正是他,创造了“赵C”,并把它赋予了自己新生的儿子。他亲眼看着儿子赵C平安快乐地长大成人,他几乎每天都要念叨或者书写“赵C”两个字无数遍,为儿子的作业签名,帮儿子填高考志愿,但今后,他或许再也不能落笔写下这两个字了。
一年多前的2008年1月,赵志荣在儿子的鼓励下,作为儿子赵C的代理人,将不肯给赵C换第二代身份证的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告上法庭;随后,月湖区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让赵C全家很高兴,赵C胜诉!
2009年,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决定上诉,赵志荣依然斗志昂扬。二审时,他在法庭上,拿着《民法通则》、《汉语拼音方案》、《中国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各种法律规范文书,为儿子赵C能继续使用一家人都钟爱的名字毫不退让。但是,2月26日这天,赵C的命运被改变。二审期间,尽管赵志荣和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公安局的代理律师整整交锋了三个小时,但最终,他同意了法院调解。
“没有办法,妥协了”,赵志荣告诉《青年周末》的记者,“因为在二审前,公安部作出了重要批示,规定了居民身份证姓名登记项目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填写,并与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姓名登记项目保持一致。这个批示成为二审的重要证据,我感到压力很大。”赵志荣开始思考,如果他胜诉,公安部要对现有的标准进行修改,这也意味着全国所有正在运行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要更改,牵涉面非常广,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
■一个精心设计的名字
赵志荣在法庭上同意儿子赵C改名后,妻子郑园英很憋屈,她总是跟丈夫念叨:C仔(赵C乳名),我们所有人都叫了23年了,有谁说过不合法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喜欢,亲戚朋友、邻里街坊都习惯,碍着别人什么了,为什么要改名?不改,不改,我偏不改。
“现在想起来,赵C这个名字,除了这件事情,在过去的23年间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和谐,反而他给我们带来的回忆都是美好的。”赵志荣告诉记者。
美好的回忆自赵C出生这天开始,1986年7月18日,30岁的赵志荣当上了爸爸。算是“中年得子”。从看到儿子第一眼开始,赵志荣就酝酿着要给儿子取一个响亮、易记又好听的名字。
当时的赵志荣还没有转行当律师,还在一家药剂厂从事药剂开发的技术工作,经常和各种药品符号打交道。他非常喜欢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出各种复杂的药理关系,符号的奇妙组合让他非常着迷。
另外,赵志荣16岁就下乡去当知青,等到恢复高考回城,他已经是二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了,在学完了医药类的中专后,他参加了工作,想进一步进修提高学历,但英语总过不了关。“我的儿子,以后一定不要像我这样,只懂一国语言。最起码懂英语,最好还要到国外去学更多的本事。”这是赵志荣希望通过名字,告诉儿子的希望。
有一天,赵志荣在家照看坐月子的妻子和儿子,顺手翻开了《英汉大辞典》。他发现,C开头的单词是最多的,人丁兴旺的感觉。“我是自学了中学的英语教程的,知道中国CHINA开头就是C啊。”赵志荣灵感全部涌现,就在儿子尚未满月之际,他决定了,儿子就叫“赵C”!
当赵志荣把这个决定告诉妻子之前,他还特地去查了下《民法通则》等法律文书。上面说公民有自油选择自己姓名的权利,而且其他姓名的规定也没说不能把符号当姓名。他放心了。
■赵C进入族谱 毫无争议
出乎我们的意料, “赵C”在赵家没有引起太多争议;在这个江西中级城市里,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反感,甚至还获得了周围人的喜爱。“C仔,C仔”就这样被大家叫开了。
满月时,赵妈去派出所,也就是在赵C一案中作为被告的鹰潭派出所办理了户口登记。当时,户籍民警二话不说,就办了,甚至连孩子的名字都没多问。满月后,赵C感冒去中医院看病,医生只是在病历登记时打趣了一下赵志荣。“儿子叫赵C,爸爸应该叫赵A。妈妈就叫赵B吧。”但从此以后,每次赵家人去中医院看病,他都会很热情地接待。也就从那时候开始,这位医生成为赵C家的好朋友兼“家庭医生”。
2005年,赵C这个“惊世骇俗”的名字还波澜不惊地进入了赵家的族谱。
赵家是传统的大家庭,绝大部分名字都是按照正规的字辈取的,赵C的堂兄弟的名字也比较正规。赵家主修族谱的是家族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赵志荣的回忆里,修族谱的长辈看到赵C的名字,并没有多问。“老人认认真真,用毛笔把赵C的名字添上,还说了一句,现在时代进步了,名字花样也多了起来了,挺好的。”赵志荣告诉记者,“赵C上族谱没有遇见任何波折。”
■“怪名”带来便利,不是质疑
赵C的名字很特殊,所以在成长阶段,他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从小学到高中,因为这个名字好叫,易记,赵C一直是班级人缘最好的、朋友超多的那种人,以至于赵志荣不得不多次提醒儿子,学生阶段,还是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让赵C回忆,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名字很好,他一定会说是在小学三年级时。那时,赵志荣送儿子去参加英语学习班,他第一次给赵C解释名字的涵义。“C是CHINA的头一个字母啊。“让赵志荣满意的是,他看到赵C满脸的庄重。
名字给儿子带来的自信,也让很多事情变得出乎意料的“便利“:小升初,赵C被分到1班,而6班才是重点班,很多家长都挤破脑袋想让孩子进6班。赵志荣也想,但没门路。送礼据说老师也不要。赵志荣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去说说看。找到6班班主任后,赵志荣不知道客套,开门见山提出请求。没想到,老师听说他的儿子叫赵C,低头查了查花名册,直接告诉他回去等消息。“隔天看榜,赵C真的就被分在了6班!我们都为‘赵C’这个名字带来的幸运给高兴坏了。”赵志荣告诉记者。
最近,赵C又因为“赵C”获得了好机会。他和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一块去学校附近的一个银行找实习机会。最终赵C这个普通大学生得到了这个机会。银行的经理后来告诉他,因为赵C的名字很特别,所以银行特地留意了赵C的表现,发现了赵C认真、负责。这一面正符合银行的要求。
■改名后的无奈和尴尬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维护姓名权的官司,赵志荣和赵C父子一直在享用着这个特别名字所带来的幸运和便利,他们也绝不会意识到:原来叫一个稍微特别一点的名字,会引来这么多的非议,甚至是谩骂。
赵C案的二审结束后,赵志荣更加如坐针毡了。当记者在“赵C决定改名”后,询问赵志荣“为什么坚持了23年的名字,现在不再坚持?的问题时,他一方面解释,因为改名需要公安部更换系统,国家损失太大,一方面又颇令人吃惊地说:“一些人就可能会为不同于自己的观念,下手整人。这是观念之争,观念之争也会有流血牺牲的。”
最近,赵志荣因为儿子的案子,已经变得心事重重了,他心力憔悴,成天担心自己的家庭会莫名其妙被整。
除了案件带来的困惑,赵志荣还非常不满网上对赵C的评论。查阅网上铺天盖地的评论,很多都是对赵C的谩骂。“你以为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儿啊,中国人取名不用中国字,哗众取宠用外国字。”“姓赵的赵C,那姓牛就叫牛B啰,或者也可以写成牛*嘛,那还不乱套了。”赵志荣现在甚至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一上网就收集网上的各种对“赵C”这件事的评论,还将各种意见分门别类,归纳整理。
最让他生气的是文化名人马未都的批评。“他说赵志荣数典忘祖,不让叫赵C就对了,如果赵志荣词屈才穷,自己可以无偿为他儿子赵C取名。”赵志荣愤愤不平地告诉记者,“我们用得着你吗?你有什么资格替我儿子取名?23年来,赵C活得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如果不是因为不能换第二代身份证,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大学毕业,说不定就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可现在,赵C不再平凡了,因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名字,他成为普通人心目中的异数了;甚至有人把赵C事件上升为故意要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作对,故意要和社会规范作对,称赵C的坚持是妄图让公安部门损失好几千万来对整个身份证登记系统更新换代。
赵C注定是要改名,这个普通的大学生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不管是出国读研还是在中国考研,报名表上都会填写一个新的名字,赵C这个名字将只会出现在各种身份资料的曾用名一栏。赵志荣很迷茫,这样的改名他不得已,又不甘心。“我儿子赵C在学校因为名字,更多的是赢得喜欢和尊重,但在网络上却成为人们调侃的对象。”赵志荣实在想不通,他告诉记者,”身边的人从来没有因为儿子叫赵C就觉得奇怪,大家都非常习以为常,甚至还表现出很喜欢这个名字,但相反,外面的人甚至北京高层的人反而对这个名字大惊小怪。”赵C也很迷茫,他曾经跟记者透露,面对新名字,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采访后记
现在,采访赵C很难,很多媒体都被要求发一份详细的说明。赵志荣变得很谨慎,这样的谨慎甚至衍变为一种对赵C的过度保护。在电话里,他苦笑着跟《青年周末》的记者解释:“我又不认识你(指媒体),我怎么知道你想干什么。”
《江南都市报》驻鹰潭站的记者刘祚保是最先报道赵C姓名权一案的记者,他从2007年底就开始关注赵志荣和赵C。2008年6月,他在《江南都市报》上发表的一篇名为《赵C换二代身份证遭拒告公安局》让赵C被全国媒体高度关注。在2009年2月,赵C一案二审至今,刘祚保都没能获得和赵C说上过一句话的机会,更别说见赵C本人一面了。
刘祚保告诉《青年周末》的记者,直到现在,他才知道,他一直写的赵C其实不是在他所写的“贵州某大学”读书。
“错了就错了,让他们以讹传讹去吧,”赵志荣也懒得纠正什么,他甚至都不肯告诉《青年周末》记者赵C现在读大学到底学什么专业,更别说具体在什么地方读大学。“我可不想让赵C的学习和生活被影响。” 赵志荣斩钉截铁地表示,绝不能对任何媒体开这个口子,要想采访赵C,等他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再说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