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字经文说易经风水
中国周易研究会鲁中山人解于鲁中易堂
三字经中有“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书籍有:《诗》、《书》、《易》、《礼》、《春秋》、《乐》。易经实际上是六经中的一种。
三字经中接着就写到:“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易经实际上分成三部:第一部是连山易,第二部是归藏易,第三部才是周易。我们平时所说的周易和易经不是一回事情,周易只不过是易经里面的一部。
说到周易,我们就会知道周易的六十四卦,不错六十四卦是周易的主旨内容。实际上,周易的六十四卦是周易研究宇宙万物的一种方法,其方法的原理和根本思想是阴阳的平衡,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周易的每一个卦用六个爻来表示,分为阴爻和阳爻。周易用爻和卦来表达宇宙的万事万物,包括阴阳、山水、男女、方位、上下、变化、吉凶等等。周易也是用爻和卦的方式来研究是宇宙万事万物,包括宇宙的变化、地球的变化规律、山水的变化规律、人的变化规律、未来的吉凶预测等等。
连山和归藏呢?由于这两本易经已经没有传世,所以这两本已经的内容已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周易的内容进行推测。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连山在前,归藏在中,周易在后。这种排列的顺序有几种可能,一是易经成书的时间顺序,二是易经研究对象的关系上的递进,三是对易经研究对象认识的先后顺序。三本易经的排列顺序,可能是其中的一种,或者是两种,也有可能同时具备三种。
对周易有贡献的一共三个人,一是伏羲,二是周文王,三是孔子。《易.系辞》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书 五行志》记载:“伏羲氏维天而望,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八卦是伏羲氏发明的。周文王,黄帝之后,姓姬名昌,相传被关押在羑里期间,演练伏羲八卦,撰写《周易》。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相传有弟子三千人,其中七十二人最为优秀。孔子整理过《诗》、《书》、删修过《春秋》,读《易》“韦编三绝”,系辞而作《十翼》。由于连山和归藏已经不存世,也没有什么记载,三字经里记载了这两部易经,说明三字经最早的版本应该在孔子那个年代撰写成,或许是孔子,或者孔子的弟子所作。三字经后面的内容是后人在添加上去的。
从周易成书的过程,应该是发明在伏羲氏,发展在周文王,繁荣和传授在孔子。
再来看看连山和归藏这两部易经的成书年代肯定要比周易早。如果连山和归藏是一个人完成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没有经过别人的繁荣和传授,所以没有得到传世。如果是一个人完成的,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不在伏羲以后的年代,或者在前,或者和伏羲同一个年代,也不排除就是伏羲本人。
以上是从时间的角度来分析连山和归藏易的成书年代。再从周易易经的研究对象,来判断连山易和归藏易的研究对象。
上文已经讲,周易是用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来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研究的方法是用阳爻和阴爻组成的六十四卦。
可以肯定的是,连山易经和归藏易经也是用阴阳平衡的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来研究的。还有一部伟大的书籍《黄帝内经》,虽然没有列入六经,但不失之为一部传世经典。《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医学著作,但是显然是一部人体的风水著作,研究所应用的方法就是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由于两部易经的不存世,所以连山易和归藏易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需要我们进行推论了。
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人类的生存和死亡的研究上。人类要在自然界得到生存,首先要对自然界进行认识,也许这种认识是朴素的,毕竟也正是人类长期和自然界进行斗争,寻找生存机会的必然结果。也许这些认识的结果,被远古时代的某一位圣人记载下来了,或许就是已经不存世的《连山易》了。连山易研究的内容,可以推测是研究人类在自然界长期为获取生存权的智慧总结,或者说是一部地理、水文书籍,现在有人推测连山易研究的就是阳宅龙脉的著作。
人类在获知了在自然界生存的知识后,第二个需要知道的就是死亡的知识,或许这是宗教范畴的,但是人类除了生存之外的另一件大事就是面对死亡。归藏易可能就是人类在长期面对死亡时的知识、经验、理论,被某一位圣人记载下来了,就形成了《归藏易》。归藏易研究的内容,可以推测是研究人类长期面对死亡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死亡世界的宗教知识和理论,也有可能是研究地下地质、矿藏、地下世界的书籍,现在有人推测归藏易研究的就是阴宅的著作。
这样的推测符合: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连山在前,归藏居中,周易在后,无论是成书的时间,还是研究内容的逻辑性,都比较吻合。
后人说周易就是研究预测的,以及说连山易是研究阳宅风水和龙脉,归藏易研究阴宅风水的,都只是一个狭小的研究角度,三部易经都是知识浩瀚广博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周易没有预测的章节,也可以肯定连山易和归藏易,肯定也没有风水这个章节,甚至还没有“风水”这个词眼。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三部易经浩瀚广博的知识体系中,肯定有风水的理论基础。这就是研究风水,必须要研究易经的理由,也是易经在风水研究中的魅力和难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