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西京2030 发表于 2018-2-11 19:00

历 法

特别提示:我们历年过春节都犯了一个不应该的错,即过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用的是公历00∶00时刻。我们把公历的时间偷换了本历的时辰,如果趋同了,特别是新年的钟声放在午夜0点,也就没有什么中国年的特色了。我们每天看的“新闻联播”节目,都播报当天的“公历”和“农历”以及“节气”等,但是时间与时辰是不一样的,其中的差别就是公历的时间与本历的时辰的起讫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国际接轨,但是不能忘记包括历法在内的民族传统。我们大都不是历法的专家,但是很容易了解一点历法的常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人不断提出“留住中华根脉”“守护精神家园”的呼唤。我们需要重新把握中国历法的深刻内涵特别是“时辰”的精妙意义……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带您一起重温悠久的历法,把握美妙的时辰!

我们历年过春节都犯了一个不应该的错,即过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用的是公历00:00时刻。我们把公历的时间偷换了本历的时辰,如果趋同了,特别是新年的钟声放在午夜0点,也就没有什么中国年的特色了。我们每天看的“新闻联播”节目,都播报当天的“公历”和“农历”以及“节气”等,但是时间与时辰是不一样的,其中的差别就是公历的时间与本历的时辰的起讫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国际接轨,但是不能忘记包括历法在内的民族传统。我们大都不是历法的专家,但是很容易了解一点历法的常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人不断提出“留住中华根脉”“守护精神家园”的呼唤。我们需要重新把握中国历法的深刻内涵特别是“时辰”的精妙意义……

历法与人类生活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参照。时间来自于宇宙运行,在太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择物迁徙,顺天应时”,还没有成熟的时空概念。天行有常,天创息壤,随着人类的逐渐进化和生活的逐步稳定,首先对计量时间的标准单位产生了需求。历法就是按照地球、太阳、月亮等的运行规律标注时间顺序的方法,按照一定历法所编排的时间顺序即成为历书。人们制订历法,是为了差别节气和天候,记载时间和日期,规定计算时间的标准,以便各地按各地的自然时间安排生产、生活和工作。由于视野和技术的局限,长达数千年以来,人类不同区域不同文明均按不同历法安排作息。中国农历是中华民族的历法,我国至清初引入西法,公历与农历逐步交叉混合。

天文地理本为一体

历法是以某种固定的天象作为比照的依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使人们形成了“日”这一计时单位的概念;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即阴晴圆缺的现象,使人们形成“月”这种计时单位的概念;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交替的现象,使人们形成了“年”这一计时单位的概念。在这种基础上,人们推算出年、月、日、时的长度并根据天文周期排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地球上观察,黄道是太阳于一年间在天际所画的大圆,它的平面就是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以23.5°的角度与地球赤道相交,交点分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太阳在公历3月21日通过的点叫春分点,太阳在9月23日通过的点叫秋分点。春分以后,即3月21日以后,北半球日照较多,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即9月23日以后,南半球日照渐多,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则相反。

年月日时是连续过程

年:地球公转太阳一圈的时间

月:月球绕地球一圈的时间

日: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

时:地球自转时间的段落标示

刻:对时间段落的进一步细分

日子是由时间组成的,时间是由时刻区分的。时间的细分是组成年、月、日的基本单位,年由月组成,月由日组成,日由时组成,时由刻组成……

昼夜:一昼夜就是一日,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人们把它当作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一昼夜又称“太阳日”。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一半为“昼”即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为“夜”即黑夜。

经度和纬度:世界的时空坐标

世界是时空的交汇,时间与空间相随而定,世界上每一个地方都是一个时空的节点,每个人都处在世界的某一个节点上,没有空间确定不了时间,经纬度不同,时间与空间也不同。

经度:地球表面东西距离的度数,以本初子午线(假定的沿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而跟赤道垂直的线)为0o,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东西各180o。通过某地的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相距的度数,就是该地的经度。

纬度:地球表面南北距离的度数,以赤道为0o,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南北各90o。通过某地的纬线(假定的沿地球表面跟赤道平行的线)跟赤道相距的度数,就是该地的纬度。

历法不同本质相同

世界上除公历外,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历法,而所有历法都以当地太阳时为依据确定时间,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自海洋文明兴起和全球地理大发现制定经纬度确定公历时间,所有地方历法与公历时间并没有本质冲突,相反都结合地方时更好地利用自然时光。美国横跨三个时区,把时间按自然地理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夏季提早一小时。中国地域辽阔,按公历我国实行统一的北京时间,中国从东到西横跨四个时区,也应该依时区利用时间。我国曾实行的“夏令时”起而废止,是因为没有在时区的基础上普及和确定地方时及时差,在混同使用中造成人们更多的不适应。

公历与农历并存时代

公历是现代国际通行的历法,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365日),划分为12个历月。中国农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按照中国历法传习没有星期,星期或礼拜日与西方宗教习俗相关,我国民间把一个月的前十天称为上旬,把当中的十天称为中旬,把二十一日到月底称为下旬。我国使用了与国际接轨的公历,保留了老百姓习惯使用的农历。公历二十四小时制以夜12:00时整为零时,夜1:00时为1:00时,以正午12:00时为12:00时,下午1:00时为13:00时,下午6:00时为18:00时,下午11:00时为23:00时等。公历每小时分为4刻,每刻15分,又可分为60分,每分为60秒。我国农历把一昼夜划为十二个等分,计为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与公历对应,晚上11时整至次日1时整为子时,1时至3时为丑时,以此类推……每辰内又有初、正的区分。例如晚上11时叫子初,半夜12时叫子正,上午11时叫做午初,12时叫做午正,等等。农历将每时辰分为八刻,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公历的时间与农历的时辰

在世界通行公历的情况下,农历中关于时辰的定义往往和公历时间混淆,中国农历用时辰细分日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国际通用的标准代替不了民族自有的标准。一个小时恰好等于一个时辰的一半,但中国的时辰指的是昼夜循环的一个时段,每一个时段都有一个起止。而欧美的时间仅表示一昼夜的某一时点,除了日期划分前后并没有分段过程的概念。时辰包括在这个时段内演化的时间,而时间仅表示在一定时制中所处的某一时刻。时间表示时光前行的步伐,而时辰蕴含“审时度势”的变量。十二时辰是中国历法的时段表述,甚至是民间各种活动的行为指南,分别对应于夜半(子时)、鸡鸣(丑时)、平旦(寅时)、日出(卯时)、食时(辰时)、隅中(巳时)、日中(午时)、日跌(未时)、哺时(申时)、日入(酉时)、黄昏(戌时)、人定(亥时)等一系列事项。以公历计算的年节只是时间概念,重要的是其文化内涵。

阴历与阳历叫法不妥

古今中外历法很多,但归纳起来大体三类,即阴历、阳历和阴阳合历,都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天象、记时间和根据自身需要而通过科学研究产生的文明成果或文化结晶。我国的农历,亦称夏历,也有人称之为古历、旧历,在封建时代称为皇历,过去民间也称通书或时宪书。自从采用公历,老百姓叫公历为阳历,把农历俗称“阴历”,其实这是不确切的。我国长期通用的历法,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历法概念是不尽相同的,它既不是太阳历也不是太阴历,而是采用闰月的办法,使阳历和阴历互相配合,以适合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是一种阴阳合历,直到现代的民用历书,也主要是采用太阳历日期、阴阳历日期和星期对照的形式,这类编制品在民间盛行不衰。中国历不仅是阴阳合历,而且是 “天人合一”的历法。

一昼夜的起讫时间

时辰可以与国际时间对应,但起始的标准差了1个小时,一昼夜的起讫时间,有两个不同算法,现在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将一昼夜划为24等分,每等分为一小时,共24小时。24小时制自零时起算,即自夜十二时起算,在夜十二时以前为一日,十二时以后为次日。我国历制的时辰以子时为首,由小时制夜晚十一时起至夜一时为子时,在夜十一时以前为一日,夜十一时以后为次日,与现代的夏时制相同。北京时间是按照国际标准时间确定的,历法专家们相应地把中国北京时间与农历时辰一一对应表示,特别是自钟表问世和普及、广播覆盖,记时也逐渐按照国际时区标注钟点时刻。钟表上仅有十二小时,只合一昼夜的1/2,于是区分为上午十二个小时和下午十二个小时加以辨别。近代历书中甚至将每个节气的日、时、分等用公历时间准确标示,但遗憾的是未能把地方时概念保留。

时间全部是地方时

时间是按日出日落规律顺序排下来的,虽标示不同但内涵一样。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本地时间,这个时间叫做“地方时”。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总比西边的早。比如在北京太阳已经升起了一个时辰,而乌鲁木齐还处于黎明时分。空间的位移产生时间的差别,这个时间差便是不同地区的“时差”。不管现代社会如何发展,人也总是在某一个时空活动,中国古代近代直至民国时期还存在“打更报时”“鸡鸣报晓”,而这个打更报晓,却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最佳最准的时刻。我们可按时差原理利用经度计算把北京时间换算成更准确的当地太阳时。换算的方法是:向东走的路上一直是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进,所以每走过一条经度线,就会提前4分钟看见日出。整个地球经度线分360°,4分钟乘以360,正好是24小时,反之亦然。

24小时是全球地理科学时间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用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当地地方时为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从这里算起,往东往西各有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越经度15°。至此,全世界有了统一的时间和日期标准,世界各国陆续使用公历纪年和纪时。从辛亥革命开始,我国即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的1月旧称为“元旦”(一年之始),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逐步传沿成习。“元旦”一词中国用了四千多年,我们把“元旦”给了公历,但并没有取消了自己的本历,中国传统农历仍在城乡广泛使用,人们把农历春节叫成“大年”,体现着中华民族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开放文化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姿态。

00∶00子夜钟声是公历时刻

每当新年1月1日零时,中国与全球各国同样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脚步分时段迎接了又一个新的公历新年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上决定采用公历纪年,并把1月1日叫“元旦”。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年。各国的时区不同,全世界过公历年的时间也不同,但都是在午夜零时划分日期。“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所不同。按公历计,从国际日期变更线算起,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在“地球村”与“全球化”的时代,公历的通用尺度和政府的例行纪念都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农历:子时一到开新律

中国人是闻鸡起舞的民族,也是天人合一享受生活的民族,那么每年每月每旬每天均在子时开始,均有时间与时辰的差别。比如过年,国际定义午夜00∶00时,而中国传统是“子时一到开新律”。过农历新年是从子时起即23时开始,有人曾辩说应从子时的“交更”即23时—1时的中间24时或0时开始也是对的,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交更”,那么过每个时辰就应当从其中间开始算起?农历的时辰每一天都是自己的时间,这个时间与公历时间不矛盾,但是不应当混淆,甚至每一个地方的时间也可以用于具体的地方安排(以日出日落的规律),每一日、每一旬、每一月、每一年均在子时开始。中国大多数农村人口,过生日都是按“农历”,那么日子的划分也在子时。如果在交更时才开始,那么每一天都是交更才算新的一天,公历就把农历同化掉了。

公历时间需共同遵守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时差问题逐步引起注意。进入19世纪,在科技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西方世界发起工业革命,铁路运输普及开来。此时,不仅是旅客希望车辆准点运行,对运输部门而言,为了避免共用一条铁轨的多列火车发生相撞事故,车次时间必须掌控精确。当时横贯东西的漫长铁路往往造成不同车站之间有时差存在。19世纪70年代,在加拿大铁路公司任职的桑福德·弗莱明意识到了时区对于铁路安全的重要性,遂提出了国际标准时间的概念。如前所述,国际标准时间经过国际会议确定统一以格林威治地方时为基准。进入20世纪,随着航空业的兴起,旅客有可能在几个小时内跨越多个时区。时区的设置开始出现在手表、电脑和手机等个人装备上,时差和时区已然是司空见惯之事。

国历的习俗必须讲究

每个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传统习俗积淀,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历其实是中国古代天文、地理、气候、农事、国事、生产、生活、娱乐以及民间信仰、传统习俗、伦理关系、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各种元素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传统节日,包含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构成区域国家与社会人文的时间框架。正是因为其内涵博大精深,符合国人需要,才能影响深远,传沿至今而不落伍。民俗的东西是自觉的文化,其对本民族的合理性就是先进性,老辈人留下的传统习俗自然会有它的道理,好多民俗中有些近乎迷信的讲究也很有意思,本民族的历法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古老的传统依然影响着国人的行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节日习俗也已成了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千载传承的民间习俗就是我们民族化不掉的根,是抹不去的生命印记。

历法在中西借鉴中相映成辉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历法本来就是顺天应时的产物,各种历法一种含义,不同历书异曲同工。在中国,从唐宋时期随着中西交往的拓展,在历法方面已有初步的交流,元朝与明朝前期的历法,结合了中国传统历法和阿拉伯历法的长处,在明朝后期和清时期,借鉴了西方现代天文学成果,充实和完善了中国的历书,但根本的方法和文化未变。从元朝的《万年历》,到汉族天文学家郭守敬制定了更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授时历》,再到明朝的《崇祯历书》《大统历》,清朝的《时宪历》,最终又恢复实行的《授时历》等,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时至今日,我们仍在享用着农历中精彩纷呈的文化精髓。对于历法和节日曾有过若干次的争议和讨论,但最终都是在相互尊重、借鉴参照、不断完善中融洽共存,文化的血脉与时代的脉搏总是合拍的。

中国历与世界历和谐共生

中国的历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体现,是人的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相统一的有效载体。文化的渗透力、感召力存在于民族的血脉之中,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正是它的伟大所在,是先进的中华共同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惟一绵延不断、一脉相承而保留下来的最具生命力的传统经典灿烂文化,是因为有包括历法在内的优秀文化的章法可循。中西历法之争,本质上不是保守与现代之争,实质上是文化传统、民族特色与外来文化与文明的交流碰撞,西方先进科学的东西可借鉴,但不能否定了自己的优秀文化。西方历与公历结合全球地理科学,为人类全球化活动提供了坐标,农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谐趣等等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共生,共同构筑人类现代的文明体系。其对本民族的合理性就是先进性,更是一种区域文明的存在方式,是人的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相统一的有效载体。中国历法不会按照西方的甚至国际的标准而被消灭,却是在相互借鉴学习交流中不断获得世界的认同,现在每到新春佳节,世界全国政要都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拜年”。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2003年10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2006年春节后,保护中国传统年俗文化孟门宣言于山西省柳林通过,宣言认为,中华传统民间年节民俗文化,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创造,是中华古老文明的生动表现,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与“和合团结”的民族精神,集中了民众的美好向往与智慧创造。民俗文化是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的反映,是各民族文明进步的结晶,是各民族对全人类的独特贡献,从而形成了世界的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俗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民族新文化的根基。树大根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感情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需要大力弘扬。

源远流长的国历

我国历法的起源,传说是由天皇氏制定十天干十乙地支,伏羲氏制作甲历以天干纪日,又由黄帝氏命令大挠制作甲子纪日;后由太昊氏设历正即月份,颛顼氏制作新历;帝尧氏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驻东南西北四地,观测星象,判定季节,用四分法制作历法,每年安排366日,用闰月的办法,规定四季为一年,这与近代推算回归年的方法大致相同。

2003年,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的陶寺古观象台遗迹被发现,证实了《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是对中国远古时期天文历法研究重要的实物例证。该遗址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会末期,距今约4700年,比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500年。后来,夏后氏颁布的夏历,成为我国确定正朔即每年第一个日子的惟一标准。

我国共有六种古历,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在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太初历》之前,人们使用过这六种古历。

百炼成金 九九归一

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历制并不相同。夏朝以建寅的月份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现在的农历仍用此法。所以新年春联有“斗柄回寅”的说法;商朝以建丑的月份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即以现行的农历十二月初一作为正月初一;周朝则以建子的月份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即以现行的农历十一月初一为正月初一;秦朝又不相同,是以建亥的月份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即以现行的农历十月初一为正月初一;汉初因袭秦朝历制,到汉武帝时才改用夏历对每年第一个月第一天的规定。后来王莽改用殷历的建丑,以后魏明帝、唐武后和肃宗又先后改变对第一天的规定,但不久又改用夏历,一直到清朝末年。

清朝咸丰四年,太平天国改变历制,在一年中安排366天,一年分12个月,单月排30日,双月排31日,不用闰法,但仍然用干支纪日,注明节气,但节在月首,气在月中,礼拜顺序则按西方习俗。这种历制经历十四年便废止了。历史上从汉朝太初元年直到清朝末年的两千多年间,大多数时候农历都是以建寅为岁首,其间虽曾改变正朔,多则十几年,少则一两年,都在不久之后回归夏历的标准,难怪人们习惯把农历称为夏历,也可见夏历在农历中的权威性。直到今天民间所用的农历也是采用夏历。

我国的历书在封建时代称为“皇历”,必须由皇帝本人审定,而且只能由官方审发。早在公元863年,历书就已经在民间普及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存最古老的历书,是唐僖宗刻印的《中和二年历书》。而目前发现传世最早的明代历书可能是《大明永乐十五年大统历》。现代的民用历书,主要是采用太阳历日期、阴阳历日期和星期对照的形式,这类编制品在民间盛行不衰。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在使用本历

现在世界上比较普遍使用的历法除公历和农历外,还有伊斯兰历、佛历、日本历、伊朗历、印度历和希伯来历等民族历法。

伊斯兰历为伊斯兰教国家通用的历法,以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历元年1月1日,不分季节。

佛历为部分佛教国家计算纪元的方式,以释迦牟尼去世当年为计算基准,公元前543年(也有说公元前544年)为佛历纪元元年。

日本历是日本使用的历法,和公历的不同之处在于仍然采用帝位纪年法,新天皇即位时更改年号,如2007年是明仁天皇的“平成19年”。

伊朗历是目前在伊朗和阿富汗使用的阳历,其每年第一天由春分开始,以公元622年为伊朗历纪元元年。

印度历是印度政府于1957年制定的印度官方统一历法。其独特之处在于一年设6个季节,每个季节有两个月,纪年以公元78年为印度历元年。

希伯来历(或犹太历)是以色列目前使用的古老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纪年以《圣经》传说中的上帝开始创造世界的第一个星期一开始,犹太教徒认为是在公元前3760年。

中国的农历“道法自然”

民族历法是一部民族几千年生产生活经验的集大成式的标准百科全书,一切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易经、八字、四柱、节气、生日、年节、属相等等全部跟历书相关,而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以及十二生肖等的相互结合和渗透,是我国古代对自然界从无到有从混沌到具形原始发生过程的一种朴素的认识论,后来发展成为概括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哲学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道教自然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法自然”,又把农历和它的使用者放在一个层次更深的文化背景上,使两者的关系从历法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对应,发展到思维的领域,进入天地自然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人身一小天地”基本发展规律的对应,成为一整套体系,这种喻示无疑会对人的心理发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农历成为我国民俗文化对人的生命现象进行探讨研究的一种工具……

农历文化美轮美奂

中国具有相当长时间农耕文明的历史,由于农历与农业生产联系密切,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实用、方便,因此我国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喜爱农历。二十四节气融于农历之中,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次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和月亮周期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田间耕作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至今对人们社会生活都有重要作用,在国际气象学界,它甚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结合气象与农谚,更是显得奇妙无比,也给农历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活用带来了许多铙有兴味的特色。中国一年若干民俗节日都是农历排的,由传统历法的时间轴承载而循环演绎,所有节日的元素和意象都是祖上留下来的传统。比如过春节过得就是习俗,红色的春联、响亮的鞭炮、虔诚的祭祖、崭新的压岁钱……年画、剪纸、饺子、年糕等年俗,一直是年不可分割的基本部分。这就是中国的“年味儿”。民俗文化是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的反映,是各民族文明进步的结晶,是各民族对全人类的独特贡献,从而形成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家喻户晓惟妙惟肖

我国历法的制订,以及国家对历法的颁行,历史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在公元863年,历书就已经在民间普及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以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是中国历书中一个显著的特征,由于天干十位,地支十二位,所以每过十二年就是一个小循环,每过六十年就是一个大循环(一个花甲子)。历法规定平年和闰年,大月和小月的日数,使每一天都有一个号码(日期)或名称(如干支),从而使它从属于一定的年份和一定的月份。中国自古采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至今连续无误,准确恰当,是非常科学的,但在当时乃至后来漫长的社会进程中,能识文断字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要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天干地支的组合来记住所生的年份,这对于不识字的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便于记忆和推算,人们就按照自身所认识和想象的动物特性采用鼠、牛等十二种动物来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方法。每年用其中的一种动物来作为这一年的属相,中国人每人都有一个生肖。这种特殊的属相方法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大年顺天应时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的元旦,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是在这一天“过年”,既是中国农历新年之始,又是农历一年当中的第一个节日。春节是中国最具文化的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春节是中国人民俗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国情、乡情、民情、家情、亲情的强烈表达。我们的春节不同西方的圣诞节,他们过得是节,我们过得是年节合一的“年”,不要以为这是一个节日,实际上这是本历的新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中国农历新年之始,民间真正地“过大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重视的大节日。过年的日子正值冬闲,四季重始,对国人相当自然合理,大地经过一冬的沉睡即将复苏,一切预示着新的开始,中国人年的意蕴、年的行为都是这样“顺天应时”。

时辰错了损失巨大

中国自恢复传统节假日十年来,常常在时间与时辰上出现混淆,我们不要怪“子夜钟声”的震感,也不要怪电视春晚的误导,就怪自己忘记了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农历的时辰最适合国人的生产生活,也关系中国所有民俗文化,有许多合理因素和好处。春节是依据中国传统历法过的,要按照农历过自己的传统节日,关于时辰的讲究就值得关注和遵循,必须从时空一体化的角度理解、把握中华历法精妙的时间尺度。我们的春节前一天为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夕夜“爆竹一声除旧,桃竹万户更新”,民间有在除夕“守岁”的习惯,这个时间真正的是公历时间的23:00±地方时差,如果我们到了时辰不过年,非要守到午夜12:00,小小的一个小时,不仅过年过错了,还造成节假日综合症,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多少工作效率……

重归子时过大年

过年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人民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节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新年习俗,在民间,特别是在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大多并不重视公历新年,真正在意和注重的是本历新年。鲁迅先生在《祝福》中一开头就讲的中国“旧历年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自不必说,就是天空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一语贴切地道出了春节的魅力所在。中国各地习俗虽有不同,但作为民族的纪年或节庆标志,一直为中华民族使用传习,不论辛亥革命、新中国、改革开放都始终未变,叫法有变化而内涵始终未变,都是围绕着“过年”这个主题。如果一元复始的时间变了,等于中国年的元素丢了。既然我们过的是传统节日,我们过的是中国年、中国月、中国日,当然也应该是中国时。这是全体讲汉语、写中文的中国人都不应该犯的错。我们应当从“重归子时过大年”开始,把握好每一个“时辰”。(王东风)

延伸阅读:

“元旦”一词沿用四千多年

2003年12月31日新华社天津电 1月1日,是新年的第一天,国人也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那么,“元旦”一词是如何来的呢?

据介绍,“元旦”一词,是我国古代的“土产”,并非舶来词。很古的时候,我国就有过“年”的习俗。“年,谷熟也”,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

在我国夏朝时候产生了“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岁首这天就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早晨就是一天的开始,第一个早晨当然就是一年的开始。“旦”,是一个像形字,像一轮太阳刚刚升出地平线的样子。

由此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把“元旦”的含义解释得很明白了。“元旦”一词于是在我国农历中沿用了4000多年。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决定采用公历纪年,并把1月1日叫“元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