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4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干支分配五行  
 
  
 
既然世界万物皆属阴阳五行,那么天干地支也不例外,古人将干支分配五行如下:  
 
  
 
金  
 
  
 
 
  
 木  
 
  
 
 
  
 水  
 
  
 
 
  
 火  
 
  
 
 
  
 土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辛  
 
  
 
 
  
 庚  
 
  
 
 
  
 乙  
 
  
 
 
  
 甲  
 
  
 
 
  
 癸  
 
  
 
 
  
 壬  
 
  
 
 
  
 丁  
 
  
 
 
  
 丙  
 
  
 
 
  
 己  
 
  
 
 
  
 戊  
 
  
 
 
  
  
酉  
 
  
 
 
  
 申  
 
  
 
 
  
 卯  
 
  
 
 
  
 寅  
 
  
 
 
  
 亥  
 
  
 
 
  
 子  
 
  
 
 
  
 巳  
 
  
 
 
  
 午  
 
  
 
 
  
 丑未  
 
  
 
 
  
 辰戌  
 
  
 
 
  
  
 
四、二十四节气与干支之关系  
 
  
 
古今的历法不外太阳历与太阴历两种,太阳历如今日世界通用的公历(前身为儒略历,十六世纪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稍作修改形成了今天的公历),太阴历如穆斯林国家通用的穆斯林教历。这两种历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太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相对于地球来说,则为太阳绕黄道运行一周)为一回归年,并将其平均成十二个月份,再分立大小平闰月以概其余。太阳历的优点是四季分明,准确无差;太阴历则严格以月亮朔望周期纪月,因没有顾及到地球公转周期,所以不能准确地划分四季界限。中国传统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一方面以月亮朔望周期纪月,一方面又巧妙地设立闰月做到与回归年同步。  
 
  
 
所谓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一周即一回归年的360度角划作24分,即太阳在黄经在向东每移动15度角为一“气”,移动一周360度共24气,农历将这二十四节气名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十二个称为“节气”,其余的称为“中气”。节气通常被看作是阴历,实际上却是严格按回归年计算的,属于阴历的范筹。四柱排列中所用的年月划分也是严格以节气为标准的,而不是通常农历或公历的年月划分,这是起四柱的基本原则,使得四柱排列不受历法变更的影响而保持其准确性,更重要的是以回归年为纪年标志,符合四季寒暑变化的节律,遵循天道轮回的因果关系,而这些都是命理学的理论基础。现将四柱年月支与节气之关系列表如下。  
 
  
 
节气  
 
  
 
 
  
 黄经  
 
  
 
 
  
 月令  
 
  
 
 
  
 节气  
 
  
 
 
  
 黄经  
 
  
 
 
  
 月令  
 
  
 
 
  
 节气  
 
  
 
 
  
 黄经  
 
  
 
 
  
 月令  
 
  
 
 
  
 节气  
 
  
 
 
  
 黄经  
 
  
 
 
  
 月令  
 
  
 
 
  
  
立春  
 
  
 
 
  
 315度  
 
  
 
 
  
 寅  
 
  
 
 
  
 立夏  
 
  
 
 
  
 45度  
 
  
 
 
  
 巳  
 
  
 
 
  
 立秋  
 
  
 
 
  
 135度  
 
  
 
 
  
 申  
 
  
 
 
  
 立冬  
 
  
 
 
  
 225度  
 
  
 
 
  
 亥  
 
  
 
 
  
  
雨水  
 
  
 
 
  
 330度  
 
  
 
 
  
 寅  
 
  
 
 
  
 小满  
 
  
 
 
  
 60度  
 
  
 
 
  
 巳  
 
  
 
 
  
 处暑  
 
  
 
 
  
 150度  
 
  
 
 
  
 申  
 
  
 
 
  
 小雪  
 
  
 
 
  
 240度  
 
  
 
 
  
 亥  
 
  
 
 
  
  
惊垫  
 
  
 
 
  
 345度  
 
  
 
 
  
 卯  
 
  
 
 
  
 芒种  
 
  
 
 
  
 75度  
 
  
 
 
  
 午  
 
  
 
 
  
 白露  
 
  
 
 
  
 165度  
 
  
 
 
  
 酉  
 
  
 
 
  
 大雪  
 
  
 
 
  
 255度  
 
  
 
 
  
 子  
 
  
 
 
  
  
春分  
 
  
 
 
  
 0度  
 
  
 
 
  
 卯  
 
  
 
 
  
 夏至  
 
  
 
 
  
 90度  
 
  
 
 
  
 午  
 
  
 
 
  
 秋分  
 
  
 
 
  
 180度  
 
  
 
 
  
 酉  
 
  
 
 
  
 冬至  
 
  
 
 
  
 270度  
 
  
 
 
  
 子  
 
  
 
 
  
  
清明  
 
  
 
 
  
 15度  
 
  
 
 
  
 辰  
 
  
 
 
  
 小暑  
 
  
 
 
  
 105度  
 
  
 
 
  
 未  
 
  
 
 
  
 寒露  
 
  
 
 
  
 195度  
 
  
 
 
  
 戌  
 
  
 
 
  
 小寒  
 
  
 
 
  
 285度  
 
  
 
 
  
 丑  
 
  
 
 
  
  
谷雨  
 
  
 
 
  
 30度  
 
  
 
 
  
 辰  
 
  
 
 
  
 大暑  
 
  
 
 
  
 120度  
 
  
 
 
  
 未  
 
  
 
 
  
 霜降  
 
  
 
 
  
 210度  
 
  
 
 
  
 戌  
 
  
 
 
  
 大寒  
 
  
 
 
  
 300度  
 
  
 
 
  
 丑  
 
  
 
 
  
  
注:1.一年的开始严格以立春时为准,如1994年2月4日9时31分立春,则甲戌年从1994年2月4日9时31分算起到1995年立春时止。 
2.每月的开始严格以交节时刻为准,如1994年2月4日9时31分立春,则甲戌年寅月(一月)从立春时算起,到3月6日3时38分惊蛰为止,从3月6日3时38分起算作卯月(二月),余此类推。  
 
  
 
 
  
  
 
   
 
  
 
五、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    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    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所谓天干五合,是指五组天干的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变化,如丙辛合化水,指天干丙遇到天干辛,丙本是火,辛本是金,但这两者在一起相互起反应,纽合在一起,却变化成了水,如化学反应一般,两者的性质已变,生成新的性质。当然在实践应用中,合化是有着严格的条件的,并非一见丙辛就认为是化成了水。丙辛如此,余可类推。  
 
  
 
六、地支六冲  
 
  
 
子午冲  
 
  
 
丑未冲  
 
  
 
寅申冲  
 
  
 
卯酉冲  
 
  
 
辰戌冲  
 
  
 
巳亥冲  
 
  
 
地支六冲是指地支之间的生克变化,如地支子遇见地支午,两者相冲,互相都受到损失。至于此冲是好是坏,需要全盘推论。  
 
  
 
七、地支三合  
 
  
 
亥卯未合化木  
 
  
 
巳酉丑合化金  
 
  
 
申子辰合化水  
 
  
 
寅午戌合化火  
 
  
 
地支三合理同天干五合,即地支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变化性质,如亥卯未三个地支聚在一起,那么就变化成了木。在实践中地支三合也有严格的条件。  
 
  
 
八、地支半三合  
 
  
 
亥卯合木,卯未合木  
 
  
 
巳酉合金,酉丑合金  
 
  
 
申子合水,子辰合水  
 
  
 
寅午合火,午戌合火  
 
  
 
地支半三合理同地支三合,不过因为三者没有汇全,所以其力量较三合要小一些。  
 
  
 
九、地支六合  
 
  
 
子丑合土  
 
  
 
寅亥合木  
 
  
 
卯戌合火  
 
  
 
辰酉合金  
 
  
 
巳申合水  
 
  
 
午未合土  
 
  
 
地支六合亦是地支之间的相互变化,如子丑聚在一起,就变化成了土,地支六合的力量小于三合和半三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