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当期之日”,就是乾坤之策变的360之全息周期相当于一年之日(也可理解为一日昼夜)的全部变化。 从蓍草筮法的过程上来推解,乾卦由老阳爻组成,皆从“三变”揲算过的三十六策得来,六爻共含二百十六策。坤卦则由老阴爻组成,其皆从“三变”揲算过的二十四策得来,故六爻共含一百四十四策。乾坤之策在筮法中是可以理解的,但其所对应或者说模仿的究竟又是大道模式里哪一类数式的演化呢? 在筮法中乾坤体现出了策数的变化,相对宇宙的演变法则,应该对应于天地运行的节律变化上。也就是说,乾策应该是模拟天道变化的产物,坤策应该是模拟地道变化的产物。这样,如果我们解析出天道和地道的数变,也就剖析出了乾坤之策的意义所在。 【素问·六节脏象论篇】曰:“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其意大致为,《易学》的大道运行模式是以六为节律的全息公度程式。空间现象的变化规律则是通过由一至九、十而归一的数符来制定、规范的。 天度使日月和万物的运行在一个全息的程式中运算;气数使人们掌握到自然规律的客观变化。天度就是乾天不熄的运行法则,气数就是坤地无限的演化规律。乾之策数就是年周期360日内天度的变化数,坤之策数就是年周期360日内气数的变化数。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补》中有着对乾坤之策的数理较为全面的分析,其曰:“天数三,故六六而又六之,是以乾之策二百一十六。地数两,故十二而十二之,是以坤之策百四十有四也。乾用九,故三其八为二十四,而九之亦二百一十有六。而其八为十六,而九之亦百四十有四也。坤用六,故三其十二为三十六,而六之亦二百一十有六,两其十二为二十四,而六之亦百四十有四也。” 天度的全息变化是以六为节的,因此它经过一个六次的变化节律形成六十花甲的周期变化。这种周期变化同样可以用六这个节律来过滤,从而简约到一至十数的变化单位上。如: 360 ÷ 6 == 60
一至十的数符就是十天干的意义,十天干则代表三维空间的意义。空间的意义通过时间周期的六节和时间全息的六节,取得时空一统性的运动变化意义,从而达到“正天之度”的目的。
十天干由甲至癸,行六甲(天干运行六次)完成六十花甲程序。也就是说,六十花甲程序里会发生六次三维空间的变化次特征意义。这种六次律的变化意义如果与360全息元的六节律共同开展演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我们可以假设成三个六齿齿轮的运动,一个是天干的六次律齿轮、一个是周期六节律齿轮、一个是全息六节律齿轮。三个齿轮之间的所有变化则为:
216就是齿轮间的所有变化数,其所表示的时空意义是在360全息元内,时空意义上的运动变化特征数为216个。 古代的所谓“气数”有两种,一种就是二十四节气,象徵着万物按时令节律变化、繁衍的年周期现象。二十四节气就是十五日为一中气,三十日为一节气,一年360日共计二十四个节气。这是气数的运变节律。一种是三阴三阳之气。 【素问·天渊纪大论篇】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寒暑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可见三阴三阳之气,是由阴阳根本的一维性质产生三维时空的天六气和地六气。天六气应于全息六节,可用来注释六节的意义。地六气则应于地的化生节律,具有物质性、结构性、特征性等特点。 坤策模仿的应是地的气数,而【内经】所言的正气数是否可以理解为二十四气与三阴三阳之气的统一呢?而所谓统一,就是求取两者复合变化的总数。即: 114数在《易学》范畴里代表的就是坤策之数,从中反证出“正气之数”就是节气与地之气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