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传•庄公二十二》陈历公生敬仲,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賓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艮为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 “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知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兩大,陈衰此其昌乎。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史记·陈杞世家》上也有相同的记载: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 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其在子孙。若在异国,必姓姜。姜姓,太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简公出奔,田氏之徒追执简公于徐州。简公曰:‘早从御鞅之言,不及此难。’田氏之徒恐简公复立而诛己,遂杀简公。”
《史记·陈杞世家》只是记载了陈完出生后其父陈厉公请周太史用周易筮卦的事件,而《左传•庄公二十二》却详细地记载了周太史根据卦象解卦的过程,今通过卦象还原周太史的解卦方法:
此例,主卦《观》,动在六4爻,变《否》卦,所以说“观之否”。《观》卦六4爻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是有国之象。陈厉公当时本身就是陈国的国君,陈完是否能继承陈国呢?周太史话锋一转,说“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周太史明确指出陈完不会继承陈国,而会另外立国来代替陈国,但也不是陈完本身立国,而是陈完的子孙立国。要理解周太史的这番话,需从周太史的解卦的思路中寻找。以下对观之否卦涉及的卦象逐一进行解析:
主卦的下卦坤为土为国,上卦巽为风;今上卦巽动变乾,下卦坤不变,乾为天,是风为天于土上之象。故周太史说“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
互卦的艮为山,主卦巽为植物,艮与主卦巽相连,是植物长在山上之象,巽变为乾,乾为天,主卦、互卦、变卦连起来的卦象就是“山上有材,天光照耀”,此三卦均在下卦坤之上,是居于土上之象,故周太史说“艮为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
互卦山地剥,上卦艮为门庭,下卦坤在艮内,坤为众,是品物众多之象,这是下卦对互卦而言。故周太史说“庭实旅百”
主卦风巽地上,故曰“奉”。巽为帛,互卦艮坚为玉,下卦坤为国,连起来的卦象就是奉玉帛于国土,玉帛这样天地之间的美物都具备了。故曰: “利用宾于王”,这是上卦对下卦而言。故周太史说“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 ‘利用宾于王’”
主卦观为有国之象,变否卦为闭塞不通即失国之象,变卦否的互卦上为巽卦,与下卦组合则观卦隐约可见,从卦象上看失国后隐约有得国之象,故周太史说“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
变卦否之互卦隐约可见风地观卦,是风行于地上至象,联系主卦有“观国之光”,此处也有“观国之光”,变卦的“观国之光”不同于主卦,故周太史说“风行而著于土,故知其在异国乎”
互卦是山地剥,为地上有山之象,坤为国,艮为山,即国中有山之属,在当时,齐国有泰山,为众山之尊者,齐国国君姜姓,故周太史说“若在异国,必姜姓也”
变卦天地否,上卦乾为君,下卦坤为臣,是臣弑其君之象 ,从史记的记载看,陈完的后代田常纵使门徒杀害齐简公,印证了臣弑其君这一卦象,从田常历经田盘、田白、田和四代人而取代姜姓而成齐国之君。
从周太史解观之否卦的过程来看,春秋战国时期解卦不仅仅是看变爻的影响,还重视主卦、互卦、变卦之间的关系,以各卦所对应的物象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吉凶和推断结果,这里没有五行生克制化的概念,纯粹是以象来推论。
|
|